[经验知识]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maychang| | 2017-1-1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gmchen 发表于 2017-1-15 19:28
肯定没有1k。
年轻时候在农村看到,电力输电都是利用大地的,三相电机只用两根线传输,第三相就直接接到大 ...

两条线的是二相一地制,我在农村时我们那个公社(现在叫乡)就是这样供电。
不过那是高压侧,到村里有个变压器降到380/220V。
电压非常不稳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2:07
用不着这么专,大学物理知识足矣!
当然了,海水,淡水,岩石,湿土,干土等电阻率数据现成的,直接用。
...

根本没法计算。我们那个村,挖地四五尺就见水了(也就是说,井口外地面到水面四尺到五尺)。六里地远处一个村,挖地一丈五也见不到水。
就拿北京市市内来说,甜水井比较少,相当大一部分是苦水井(含盐类)。正因为如此,才有大甜水井、小甜水井、王府井、双井、梆子井、三眼井……这些地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wings409| | 2017-1-1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坐等答案,前辈们继续讨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距离不太远,例如10km,大地可以近似看成平面,地下水深度不同,显然边界条件有很大变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家各户的有线广播地线,就是一根大铁钉打入地下。嫌喇叭声音小,就拿些水浇上去,一会儿声音就会大一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5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5 22:33
即使是距离不太远,例如10km,大地可以近似看成平面,地下水深度不同,显然边界条件有很大变化。 ...

没弄清推导过程,鉴定完毕!

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广播站和广播连线中点处,挖条宽100.米,深100米大长河,然后听听广播声音变化多少?
然后随意在河里倒金属等矿藏,然后再听听声音变多少?


不抓主要影响因素,在**毛蒜皮上计较,是浪费时间。
什么叫主要因素?上面扯那个在电线上浇水,声音变大,就算一个!然后跑离地线100米处挖个大池塘,看看声音变多少,就是**毛蒜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地个天来,王府井都出来了。
没有理论做指导,只能胡思乱想!
100多年前的电报时代,本贴主题就研究的非常成熟了,资料丰富的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3:09
没弄清推导过程,鉴定完毕!

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广播站和广播连线中点处,挖条宽100.米,深100米大长河 ...

两地距离10km,地下1km处是花岗岩,是铁矿石,是泥炭……谁知道?就算知道是媒层,煤层厚多少?薄的媒层不到2m,厚的可达百m。谁知道?
要是都知道,学地质的都要挨饿了。
你自己抓主要因素去吧。我少陪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5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5 23:20
我地个天来,王府井都出来了。
没有理论做指导,只能胡思乱想!
100多年前的电报时代,本贴主题就研究的非 ...

约瑟夫·亨利当年实验,是把铜线扔到普林斯顿校园内距离为一英里(1600m)的两口井的水里面。当时他还不知道欧姆定律(那时欧姆还没有做实验),也没有电压电流的概念(他称为“电的强度”和“电的数量”)。
亨利根本就没有计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5 23:25
两地距离10km,地下1km处是花岗岩,是铁矿石,是泥炭……谁知道?就算知道是媒层,煤层厚多少?薄的媒层 ...

地质学家有没有饭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要搞学术研究能饿死!
从这**能看出来,没受过训练,看东西不关注思想方法这些精华,而老是去记奇闻异事,难道你打算跟蒲松龄样,准备写本电子技术聊斋?

先从简单模型开始,不断改进!你看那个大师,弄个圆球后就完事了,你看谁家地线是在地上埋个大铁球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先放这儿,大伙想想先。不想就看答案,就没意思了。

不过可以先给个数据:即便是湿土,电阻率也高达数百欧每米,而地上遥远的两点之间电阻却可能低至几十欧,乍一看,感觉不可思议,匪夷所思!问题在于实际上不是简单的一维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zyj9490| | 2017-1-1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6 08:01
地质学家有没有饭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要搞学术研究能饿死!
从这**能看出来,没受过训练,看东 ...

电力部门设变电站,耗能大户自设的专线电变电站就是这样搞的,拉地网,埋食盐,放铁管,随时检测地电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6 08:01
地质学家有没有饭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要搞学术研究能饿死!
从这**能看出来,没受过训练,看东 ...

聊聊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对你说的是:计算有很多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之一是所谓“大地”各向同性且均匀。
你在18楼所说“经典的剥洋葱”,其实已经暗含了“各向同性且均匀”这个条件。
我前面说王府井,正是为了说明:大地并不均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松哥无敌| | 2017-1-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6 08:01
地质学家有没有饭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要搞学术研究能饿死!
从这**能看出来,没受过训练,看东 ...

我觉得你这样说真的很扯淡,maychang老师只是举个例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6 08:50
这个帖子先放这儿,大伙想想先。不想就看答案,就没意思了。

不过可以先给个数据:即便是湿土,电阻率也 ...

没什么不可思议,电流“扩散”了而已。
一条导线中,电流不可能流到导线之外(其实这是理想情况,导线之外只不过电阻率很高就是了)。在一片金属箔上的两点之间,电流却可以“扩散”到整个平面上(当然,电流密度并不均匀)。在足够厚的一块金属表面的两点之间,电流不仅可以在表面上“扩散”,更可以向与表面垂直的方向“扩散”。
《电动力学》第一章就是这些内容。当然,不仅仅是计算电阻,那是要求出各处电流密度的,换言之,要计算电流密度场。很有意思的是:均匀无限大导电平面上A、B两点,A点流入B点流出电流,在联接AB两点的直线上AB两点之间当然电流密度较大,但此直线上AB两点外面电流密度并不是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7-1-16 09:23
聊聊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对你说的是:计算有很多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之一是所谓“大地”各向同性且均匀。 ...

该用时不用,不该用时又用了?
谈欧姆定律适用条件,我也没看你俩谈什么isotropic!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哥无敌 发表于 2017-1-16 09:38
我觉得你这样说真的很扯淡,maychang老师只是举个例子

外行看热闹,专门看谁讲话多,谁就占理,判断依据如此简单。

在俺这里不好使!只要能讲到点子上去,哪怕就两个字,也要点赞的。否则,不管扯多少,都是扯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maychang| | 2017-1-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6 08:50
这个帖子先放这儿,大伙想想先。不想就看答案,就没意思了。

不过可以先给个数据:即便是湿土,电阻率也 ...

搞过高电压(数kV以上)的都知道电晕放电。
常压(气压)两个导电尖端之间具有一定交流电压时非常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电晕只存在于尖端附近,距离尖端稍远稍远就不会产生电晕。这和霓虹灯很不一样,霓虹灯的玻璃管内几乎是整根管子中的气体都在发光。
为什么常压下距离尖端远一些就不会发生电晕?无他,电场强度“扩散”了而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xukun977|  楼主 | 2017-1-1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7-1-16 09:20
电力部门设变电站,耗能大户自设的专线电变电站就是这样搞的,拉地网,埋食盐,放铁管,随时检测地电阻。 ...

这些都常用,而且最简单,效果又好的地,就是自来水管。

用简单模型计算以后,要把地网和铁管等,转化成简单模型中那个导体!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zyj9490| | 2017-1-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7-1-16 10:05
这些都常用,而且最简单,效果又好的地,就是自来水管。

用简单模型计算以后,要把地网和铁管等,转化成 ...

水管,太随便了。土的参数也不好测,也不稳定,况且地心模型,越远,电流密度越小,地的电阻率对其影响越来越小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