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必须把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不一致的两个地方区分开。
图中两条竖线之间那段时间,输入已经降低,但输出仍然保持为低,三极管仍处于饱和状态。这段时间叫延迟时间。延迟时间产生的原因是三极管过度饱和。
延迟时间解决的方法:
(1)尽量让三极管不进入饱和。楼主曾在首帖提到“在BC间加二极管”就是一种防止三极管进入饱和的方法。
(2)三极管应该关断时,对三极管基极施加一个反向电压,使三极管基区电荷迅速流出。楼主的输入信号估计是单向脉冲,那么就要另加电路以使输入信号降低为零时对基极施加反向电压,这比较麻烦。减小电阻R2也有一定作用,但比较小。
(3)采用更高特征频率的三极管。4楼建议采用9018,是正确的。
第二条竖线之后,三极管退出饱和,集电极电压倾斜上升。这是集电极对地电容(包括后级输入电容,例如用示波器测量时示波器探头输入电容)与电阻R3的共同作用。
要想集电极电压迅速上升,集电极负载电阻R3应尽可能小。图中R3为10千欧,太大了。
解决方法:
(1)R3改小,至多1千欧。这要增加功耗,但效果显著。
(2)尽量减小后级输入电容。这往往做不到。
(3)与R3串联小电感。电感在频率升高时感抗变大,对增益下降起补偿作用。
(4)R3下端串联小电感后再输出。这个小电感与后级输入电容构成串联谐振,Q值控制好,对该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有扩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