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54789 发表于 2016-5-18 11:06

ChipON MCU 曾用名是奥莉生 ???

本帖最后由 123654789 于 2016-6-6 10:20 编辑

................

laoxu 发表于 2016-6-17 16:21

奥莉生 现在也存在啊~~~

我的理解是, ChipON 是从 奥莉生 起家的,主攻仿PIC低挡芯片,赚钱了并且有了一定的IC设计经验,成立了 芯旺。所以我一看到 KF8系列,眼就一亮,深入了解一下,觉得 KF8系列内核,在PIC低挡芯片基础上,充分吸收了AVR的特点,内核类拟简化版的AVR,内核小性价比较高,很有特色,可见IC设计人员的功力不差。

玩了几天 ChipON---IDE编译器,只能呵呵了,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类同PIC, KF8系列内核的优势一点也没发挥出来,应该借鉴 IAR对AVR的编译原理安排数据结构才对。

开发人员 和 IC设计人员的功力,不是一个挡次,不过没办法,硬件毕竟搞了 6年,经验丰富。软件开发估计 3年都没有,经验不足,过几年就会好起来的。

123654789 发表于 2016-6-17 16:24

laoxu 发表于 2016-6-17 16:21
奥莉生 现在也存在啊~~~

我的理解是, ChipON 是从 奥莉生 起家的,主攻仿PIC低挡芯片,赚钱了并且有了一 ...

你老许知道这么多私人秘密啊。

laoxu 发表于 2016-6-17 16:29

{:tongue:}

xthc6688 发表于 2016-7-1 12:43

wt.liu 发表于 2016-7-1 14:13

国内还是不注重工具软件和编译器的开发。这个怪圈不打破,发展很受阻!

乙天 发表于 2016-7-4 13:57

做芯片与做软件还是差距的。

ST,AVR,富士通等等也是用第三方编译器。
编译器确实国内积累不好。

lux169 发表于 2016-7-4 18:35

不熟悉,有DEMO板看看就好

laoxu 发表于 2016-7-5 08:12

乙天 发表于 2016-7-4 13:57
做芯片与做软件还是差距的。

ST,AVR,富士通等等也是用第三方编译器。


同感~~~

国内做芯片销量好的,基本上都是些仿制芯片,用成熟第三方编译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hipON MCU 曾用名是奥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