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100温度传感器
本帖最后由 laocuo1142 于 2021-1-22 11:32 编辑#申请原创# @21小跑堂 @21小跑堂 @21小跑堂
TMP100温度传感器最近一个新项目,板子尺寸有限,对传感器功耗要求也高,之前用的插件是RW1820温度传感器,位置不够了,就换成立TMP100贴片式的SOT23-6封装,完整的料号是TMP100AQDBVRQ1,TI出品的。看了一下资料精度±1℃,实际测试差不多2℃的样子,不过一般测温项目够用了。
详细参数:
供电电压:2.7V~5V
接口类型:I2C
分辨率:9 bit to 12 bit
工作温度:-40℃~125℃
工作电流:150uA操作频率:100 KHz /400KHz/3.4MHz
你如果需要低功耗的话,直接初始化为9bit,关断模式。关断模式就是采集转换一次温度数据之后,传感器自动进入cut down模式。
uint8 TMP100_init(void)
{
I2CStart(); //启动I2C总线
I2CWriteByte(slaveaddr); //发送从器件地址 90 写寄存器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WriteByte(0x01); //发送配置寄存器地址0x01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WriteByte(0x01); //写配置寄存器0x81????0x01设置为关断模式 读9bit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Stop();
return 1;
}
然后每次读就转换一次,这样功耗是非常低的。
uint8 Read_TMP100(void)
{
volatile uint8 tempH,tempL;
uint8 i=0;
uint8 Tmp;
/*--设置温度探头寄存器--*/
I2CStart(); //启动I2C总线
I2CWriteByte(slaveaddr); //发送从器件地址 90 写寄存器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WriteByte(0x01); //发送配置寄存器地址0x01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WriteByte(0x81); //写配置寄存器0x81????0x81设置为读9bit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Stop();
/*--开始读取数据操作--*/
I2CStart(); //启动I2C总线
//I2CWriteByte(slaveaddr+1); //发送从器件地址
I2CWriteByte(slaveaddr); //发送从器件地址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I2CWriteByte(0x00); //读取温度寄存器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等待转换完毕**************************/
DelayMCU_ms(40);
/***********************读取温度***************************/
I2CStart();
I2CWriteByte(slaveaddr+1); //读取温度寄存器
if(I2CWaitACK()==0) //从地址无响应
{
return 0;
}
tempH = I2CReadByte(); //读取温度高字节
I2CSendAck();
tempL = I2CReadByte(); //读取低字节
I2CSendNoAck();
I2CStop();
// RealTemp = (int16)(((uint16)tempH<<8)+tempL);
RealTemp = (int16)(((uint16)tempH<<3)+((tempL>>7)*4));
return 1;
}
9bit采集的话,主要就是0.5℃为一个采集间隔,按着这个传感器的精度,其实也差不多了。
待机功耗确实非常低,官方标称的0.1uA,确实是的,不需要另外加电源控制了。
温度寄存器和温度计算方法。对应的计算公式:温度值= T11×27 + T10×26 +T9×25 +T8×24+T7×23+T6×22+T5×21+T4×20+T3×2-1+T2×2-2+T1×2-3+T0×2-4选择12 Bits 位精度时,有效位为T11~T0,最低位从T0开始,故分辨率为0.0625℃选择11 Bits 位精度时,有效位为T11~T1,最低位从T1开始,故分辨率为0.125℃选择10 Bits 位精度时,有效位为T11~T2,最低位从T2开始,故分辨率为0. 25℃选择9 Bits 位精度时,有效位为T11~T3,最低位从T3开始,故分辨率为0.5℃我这个项目使用的是9位数据,这样的转换时间是最短的。实际测试我都是延时40ms,去采集12bit的温度,也是可以正常采集的。IIC的程序我就暂时不贴了,如果有需要可以留言。现在流行IOT产品越来越多了,温度是一个常规的参数,这个传感器也是一个好选择。在电路上,只需要在通讯线上接上拉电阻就行了,如下图:
溜溜溜,谢谢分享 您好。请问可以将iic程序发一下吗?如果方便的话主控芯片可以告知分享学习的话,就更好了,感激 nemo11 发表于 2021-4-14 20:55
您好。请问可以将iic程序发一下吗?如果方便的话主控芯片可以告知分享学习的话,就更好了,感激 ...
这个是项目用的,IIC的例程到处都是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