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话题】小米首发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 你看好吗?
#每日话题# #有奖活动#本话题已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恭喜@kingTek @weiwei4dk 获得小礼物
请发邮件到小跑堂邮箱领奖:zhanghao@21ic.com
邮件主题:【话题2.4】
内容:用户名+注册邮箱+姓名+电话+地址
领取时间截止至2021年2月28日
所有参与回帖的用户均已打赏10家园币~
static/image/hrline/1.gif
中国《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国标GB8702-2014要求辐射能量密度低于0.8毫瓦/平方厘米(典型毫米波频率60Ghz时),一个手机最多就算按200平方厘米算,即使整个面积做成天线、角度完美法向、接收效率和转换效率均为100%,标准要求的限值也不能超过0.16瓦。
类似宣传那种5瓦的传输功率,在实验室有难度但可以做到,但肯定无法商用啊,都不用说成本和工程可行性了,辐射安全都超出标准几十倍了。
那么基于此,小米首发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 你还看好吗?
static/image/hrline/line5.png
欢迎回贴讨论,本话题结束后奖励如下:
1、所有参与回帖的用户,都可获得10家园币(家园币可以兑换礼品);
2、对于内容充实、有个人见解的优质帖,获得小礼品一份~
3、优质帖评选标准:
①最好在400字左右(不封顶哈)
②做到基本原创
③带有图片可以作为加分项~ 人走动的时候不知道怎样,而且多多少少会担心辐射问题 安全问题还是很关键,辐射影响也不是一时可以看出来的 辐射是不是很大 啊 不知道其转换的效率怎么样? 虽然是技术的的新起点,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有很多争议的,磁场辐射问题,安全可控问题等等。 那也将能量定向发射到人了,时间长了会不会导致突变,成为突变人。 转换效率 电磁干扰以及电磁辐射还有距离等因素 是否都能让人满意 只有实际使用过才会知道 否则又将会是一个充电十分钟行驶500KM的梗 这个得看实际产品的充电效率和稳定性 免费给我用都不敢用的科技,还是期待太阳能充电 人体自带发热能量。如何让能量传输? 辐射啊,会不会影响身体呢 能量是守恒的,,有得必有失 已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当看好这个技术,但是不看好这个产品。我们应该相信小米能够继续创新,打造可以商用的产品 不看好,简单问题复杂化 「隔空充电」技术跟太阳能充电技术几乎一样啊,,,,,,,,,相同原理,不同概念而已 凡事都有利有弊,就像这隔空充电,方便了人类,同时也减少了有线充电的线材浪费,但是造成了能源损耗,空间辐射等。 想法很好,希望能在保证安全下实现。 前几天看了小米的这个报道,竟然实现了隔空充电,对于技术还是很优秀,不过随之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对于人的辐射问题,充电时长的问题,效率问题,还有距离问题等等,期待小米再度创新 等着改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