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本质区别
INT0外部中断下降沿和低电平触发 有什么本质区别下降沿是一个点,低电平是一个时间段,需要一直触发中断的用电平,只在变化时触发一次的,用沿。
下降沿触发是锁存中断信号——D触发器**的,意即:即使当时CPU来不及响应中断,外部中断信号撤消后,由于D触发器的**作用,消失的中断信号仍然有效,直到被响应并进入中断ISR,**的中断信号才会由硬件清除
下降沿检测的是电平变化,高电平转低电平,
低电平检测的是只要低电平保持就是,
差异是,如果是采用下降沿检测外部中断,检测到高电平转低电平会中断,但是如果中断检测口一直保持低电平,则无法产生下次中断,需要等下次检测到高电平转低电平才会中断。
如果是采用低电平检测外部中断,检测到低电平会中断,但是如果中断检测口一直保持低电平,中断处理完成后,会继续产生下次中断,需要检测到高电平才会停止中断产生。。 低电平触发是即时的,当外部中断信号撤消时,中断申请信号随之消失。
什么意思?
如果在外部中断信号作用申请期间,CPU来不及响应此中断,那么有可能,这次中断申请就漏掉了
显然下降沿触发不会漏掉短暂的中断申请信号。
低电平触发是即时的,当外部中断信号撤消时,中断申请信号随之消失 很有道理
低电平触发信号低电平宽度显然不能大于ISR响应执行时间,否则,当ISR完成,RETI退出中断时,将再次被低电平触发,如此反复响应中断
低电平触发是即时的,当外部中断信号撤消时,中断申请信号随之消失 很有道理
他的名称就解释了区别
哦,解释的好详细啊,多谢大家
现在还是裸奔呢
单片机资源的局限性注定不能跑功能强大的OS,但是一些微型的操作系统还是可以的。
对,实在不行可以自己写一个只有自己需要的功能的操作系统,这样系统资源的占用就可以缩减到最小了。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就是绞尽脑汁想在单片机里面装操作系统呢?明明不合适,明明装了之后会好慢,可是还是要装
没用过操作系统,只是做低端单片机家电控制板,只能围观。
说白了,用途决定产品。什么操作系统不操作系统的,主要看用途决定。本着成本的考虑,不需要操作系统解决的尽量不要用。
在目前的市场上,价格优势是王道,我们要尽量开发出物廉价美的产品。社会就是这样默默的进步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