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ekcom 发表于 2008-11-27 21:27

我的嵌入式学习计划

嵌入式Linux学习的基本的原则是通学+专长。&nbsp;<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通学,即了解该方向的相关领域,但是“通”不等于“泛”,对待学习应该举一反三,把握事物的本质。如果能用通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那么才算学有小成。比如,五一学习Mark&nbsp;Balch的《COMPLETE&nbsp;DIGITAL&nbsp;DESIGN》后,对嵌入式系统在上电之后,软硬件如何配合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虽然这本书不是介绍嵌入式系统,但是很多技术是通用的。有开放的思维,把握自己研究的中心,把其他领域的方法思想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样可以对研究中心有更为深入的认识。<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专长,即研究中心。通学的目的在于打好基础,融会贯通。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通学不可能把每个方向都研究精深,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嘛,所以要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此作为研究中心,深入深入再深入,成为该方向的专家。以通促专,提炼自己的思想,以开放的思维谋求最大的提升!<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我选择的研究领域是嵌入式系统(ARM+Linux),在该领域有四种类型的工作:<br />&nbsp;&nbsp;&nbsp;&nbsp;1、系统设计<br />&nbsp;&nbsp;&nbsp;&nbsp;2、硬件设计<br />&nbsp;&nbsp;&nbsp;&nbsp;3、驱动开发及内核移植<br />&nbsp;&nbsp;&nbsp;&nbsp;4、应用开发<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基于我目前的认识,研究中心是驱动开发及内核移植,争取以后做系统设计,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嵌入式Linux学习分为三个阶段:<br />&nbsp;&nbsp;&nbsp;&nbsp;第一阶段:建立嵌入式Linux知识体系框架。<br />&nbsp;&nbsp;&nbsp;&nbsp;第二阶段:深入学习嵌入式Linux的基本技术。<br />&nbsp;&nbsp;&nbsp;&nbsp;第三阶段:精深专长。<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这三个阶段可以交叉。第一阶段通过2008年暑假海同科技嵌入式培训(www.iotek.com.cn)两个月的强化学习,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关注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的基本技术,包括:JTAG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以JFlash为主)、bootloader的原理及实现(以U-boot为主)、kernel移植与开发(尝试2.4.18、2.6.X)、FS制作(尝试ramdisk、cromfs等)、应用程序的移植(基本掌握开发)、调试和诊断技术。在这个阶段,同时打好硬件基础(掌握S3C2410)和软件基础(bash、C和基本的开发工具)。第三个阶段在读研期间,以研究OS原理和Linux内核源代码为主,与第二阶段交叉进行。<br />&nbsp;<br />&nbsp;&nbsp;&nbsp;&nbsp;其实,每天进步一点点,把这一点点所学加到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框架中,日积月累,思想认识必定会有所提升。虽然都认可宁可断其一指,不可伤其十指,但是应该承认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学习A时,因缺乏实践等各方面原因,可能认识不深入,也许在学习B时突然认识到了。所以一定要举一反三,而且要反复学习。记住基础的技术,努力学习先进技术,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后学 发表于 2008-11-27 23:58

学了再说,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br />换句话说,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

db10 发表于 2008-11-28 15:25

。。。

&nbsp;不需要专门发那么多时间学习,你看看有几个厉害点的人,是靠培训出来的,都是做实际大项目锻炼出来的。。。&nbsp;不信,你问问阿南,他搞linux,是否培训出来的?

最最 发表于 2008-12-4 21:59

学习这东西,还是看行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嵌入式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