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公布新增57个禁用词
本帖最后由 jlc317 于 2024-5-17 16:25 编辑新华社公布新增57个禁用词。规定媒体报道中的禁用词,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主权意识。
新增的时政社会生活类词汇中强调,对国内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不使用“老板”。报道中一般不有意突出某一类型群体或某一种身份。如灾祸报道中,不使用“死难者中有一名北大学生,其余为普通群众”的类似提法。
另外,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的不文明用语有 38 个,例如“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玛拉戈壁、爆菊、JB、呆逼、本屌、齐B短裙、法克鱿、丢你老母”等。
法律法规类词语中,不宜称“中共XX省省委书记”“XX市市委书记”,应称“中共XX省委书记”“XX市委书记”。除对过去特定历史时期的表述外,不再继续使用“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称谓。
在表述民族宗教类词语时,不得将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澳”等。不宜将内地与香港、澳门简称为“内港”“内澳”,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澳门)”,或者“京港(澳)”“沪港(澳)”等。
此外,“村长”、“村官”、“解放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前苏联”、“深港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过去惯用提法,也在禁用词之列。
又涨见识了 本帖最后由 coody 于 2024-5-18 10:22 编辑
前面说的我觉得可以,特别是那几个逼早该禁止了,难听!但最后说的“村长”、“解放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深港一体化”、“一带一路”都禁,说不通,新闻不是经常说“深港一体化”、“一带一路”吗?
还有,镇长、乡长、县长、省长、厂长。。。还能不能说? 过去惯用提法岂可任性地刻意禁用!历史务必珍重尊重! 这条新闻都是2019年的了,楼主现在才来提,这是没事找事吧?莫非发一贴能挣一毛钱,所以胡乱发帖凑数? “村长”、“村官”、“解放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前苏联”、“深港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过去惯用提法,也在禁用词之列
有没有懂的,解释一下原因? ,“村长”、“村官”、“解放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深港一体化”、“一带一路”,在历史中怎么描述啊 本帖最后由 jlc317 于 2024-5-19 07:54 编辑
令人不解 sherwin 发表于 2024-5-18 15:21
这条新闻都是2019年的了,楼主现在才来提,这是没事找事吧?莫非发一贴能挣一毛钱,所以胡乱发帖凑数?
这不是发布的新闻。你对内容全都搞清楚了?未必吧! 我搞不搞清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是彻底的旧闻——至少2017年,甚至2016年,就已经有这条新闻了,不信你自己去搜来看看吧。
关键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新闻中提出的这些内容都没有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