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开机率下降到不足三成,你有多久没看过电视了?网友给出原因
近期,据某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几年里,我国电视开机率已经从70%下降到了不足30%。越来越多人少看电视,已经成为一种肉眼可见的社会趋势——那么,随着电子消费品的风起云涌,电视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电子产品呢?
电视机在客厅里放着成了摆设,大多数是老年人在看。或许这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喜欢短视频或者直播,这种碎片化的娱乐方式
有网友给出原因说:“ 开个电视跟开个电脑差不多,麻烦还一堆广告。”
还有的网友说:“基本所有的节目都需要会员。”
也有的网友:“每天会看,因为有个功能叫投屏。”
最后网友给出的建议是:“把电视回归原始,打开就是直播,各大网站取消TV和手机APP两个会员。”
还有的网友表示“开着电视机,就是图个氛围感。”
电视机的声音确实是可以给人一种看起来很热闹的感觉,这种家人齐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氛围,或许比单纯的几个人坐在一起,玩手机要好的多。
其实,很多时候,一些智能电视机的功能太复杂,就连老人都懒得打开,因为不会用。
看来,电视机作为投屏使用,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你有多久没有开电视机了呢?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应该又是一个自己把自己作死的行业。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天天看。 家里没电视怎么办? 天天看,老人反倒是整天刷手机,因为抢不过也不会操作了。孩子上手快放学到家就开电视看了。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现在的电视都不知道怎么将,动不动就钱,乡下的老头老太太完全无力。 小孩会用里面软件看。我有的时候投屏看电影。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影响学习,几乎不开了。 这也要钱,那也要钱,看啥?看看免费纪录片得了。 开着电视干活,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这是必然的。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我们现在还好,家里得电视都是给孩子看的。自己一般都是玩手机。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6 编辑
看网红直播发钱。看电视收钱。 感觉就是收费太贵啊,看啥都要收费,谁开啊,开了也没啥好看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玩死。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7 编辑
开着电视玩手机。 本帖最后由 tpgf 于 2024-5-27 09:57 编辑
主要是都要充会员,要不就是一直在看广告,有不同到会员要充,心累。 别人家说不好至少我本人是已经快二十年都不看电视了 错在电视贵、各种会员 刷手机不要钱 电视机已经从我家消失了2年多了。大概是2021年下半年,我家的42寸的电视坏了(画面时黑时显,应该是接口芯片的问题。),5块钱让收废品的上门拿走了。也是不想让小孩看太多电视,就一直没买。正好2022年年会抽奖抽了个小米的投影仪,就彻底不买电视了。。。新鲜劲儿一过,现在投影仪也好久不开了,我偶尔从网上下点片放到U盘里当播放器来用,或者偶尔给小盆友看投影仪自带的app里的动画片。 本帖最后由 sleepybear 于 2024-5-30 14:53 编辑
电视这个行业,背后其实有很多细分的。
电视台方面,一些小的电视台有可能会在未来消失。但一些大的台,比如央视、省级台、大的市级台,还会存在很久,甚至活得也不差。一些大台本身就有海量的素材库和现成的编播人才,可以作为内容产出者,面向网络等新的传播媒体做节目、影视作品。
电视行业除了造电视机的,还有大量的设备厂商,摄像、传输、存储、制作、播出……各个环节有大量的细分的设备厂商。这些厂商的很多技术都是通用的,完全可以平移到网络时代。举个栗子,我朋友公司有个产品叫延时器,常用在直播场景下,保障播出安全。简言之,就是把画面延迟一定时间(根据转播级别不同,从一两分钟到半个小时甚至更长不等。比如,我们看到的春晚,也是经过短延迟后的。),一旦出现不适合播出的画面,给导播时间把画面切走,不让它播出去。同时会插入一些提前准备好的素材或者其他机位的画面。比如足球转播,场内突然进去人打横幅或者裸奔了,电视机前看到的只是长时间的看台画面,知道原因了吧?春晚直播,之前彩排的录像也是作为垫片随时准备切出去以应对现场的突发状况的。长延时的一般是现场做简单编辑再播出,或者不同的传播渠道有协议要求要有时间差。反正这里边技术细节很多,我只听了个大概。听他说,一些网络直播现在也用上他们的延时器了:防止再出现“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之类的舆论事件。其实,看直播时仔细观察,有些直播中,观众发的评论字幕都出来好久了,主播才读出来,为什么?不是主播分心了,而可能是因为你看到的是延迟后的画面(和音频)。
很多事情都在变,但总有不变的。电视行业,改变的只是内容传播载体,而内容本身以及围绕内容的一些需求逻辑其实有很多是不会变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