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yaolei 发表于 2024-11-3 23:54

44.1kHz音频采样率

本帖最后由 meiyaolei 于 2024-11-4 00:16 编辑

音频采样率通常选择44.1kHz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人类听觉特性的匹配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大致在20Hz至20kHz之间。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避免信号失真和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理论上对于20kHz的最高可听频率,采样率应至少为40kHz。44.1kHz的采样率略高于这一理论值,确保了足够的频率覆盖,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以应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导致的信号质量下降。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kHz之间,根据奈奎斯特定理(取样率≥2倍声音信号最大频率才能重建信号)我们采用40kHz即可将人耳能听到的信号进行重建。但1978年Sony推出CD音频存储光盘时,却采用了44.1kHz的采样频率。{再说一次}
技术标准的确定44.1kHz的采样率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CD音频格式中。部分原因是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电视制式的兼容性等。在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早期,为了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业界选择了既能满足音质需求又兼容当时技术标准的采样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更高的采样率(48kHz、96kHz等)也被广泛使用,但44.1kHz作为CD音质的标准采样率,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字音频格式的兼容性多种数字音频格式,MP3等,都支持44.1kHz的采样率。采用该采样率的音频文件在多种设备和平台上都能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和播放效果。对于音乐制作者和听众来说,这意味着无需担心因采样率不匹配而导致的音质下降或播放问题。
音质与存储空间的平衡在选择采样率时,还需要考虑音质与存储空间之间的平衡。虽然更高的采样率可以带来更好的音质表现,但也会相应地增加存储空间的占用。对于CD等物理存储介质来说,44.1kHz的采样率在保证音质的同时,也合理地控制了存储空间的使用。

单音频采样率为44100kHz的时候,可以和电视的PAL、NTSC相容。


稳稳の幸福 发表于 2024-11-15 21:22

以前不知道,以为还有更高的呢。

我爱台妹mmd 发表于 2025-1-31 23:54

为了避免混叠,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自动化陈稳 发表于 2025-4-27 01:32

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避免混叠失真。

单片小菜 发表于 2025-4-27 16:06

一直不知道,今天彻底了解了。

复古留声机 发表于 2025-4-28 19:35

确实,44.1kHz采样率的广泛使用与人类听觉特性和奈奎斯特定理息息相关。它确保了音频信号的准确捕捉,同时避免了混叠现象。

逆鳞风暴 发表于 2025-4-29 11:53

确实,44.1kHz采样率的确立与人类听觉特性和奈奎斯特定理密切相关,它确保了音频信号的准确还原,同时留有余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治愈糖果屋 发表于 2025-4-29 16:02

确实,44.1kHz采样率的确立与人类听觉特性和技术标准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确保了音质,也兼顾了存储空间和兼容性。

复古留声机 发表于 2025-4-29 16:52

非常详细地解释了44.1kHz采样率的科学和历史背景,这对于理解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蚊子的噩梦 发表于 2025-4-29 17:23

确实,44.1kHz采样率在确保音质的同时,也兼顾了存储空间的效率,这在CD时代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时光贩卖机 发表于 2025-4-29 20:14

确实,44.1kHz采样率的普及和人类听觉特性的匹配是密不可分的。它既满足了音质需求,又考虑到了技术兼容性和存储空间的平衡。

野玫瑰 发表于 2025-8-29 12:12

44.1kHz 是 CD 标准音频采样率,由索尼和飞利浦联合制定。依据奈奎斯特准则,其能覆盖人耳 20Hz-20kHz 可听范围(44.1kHz/2=22.05kHz,留有余量)。在音乐播放、录音、音频设备中广泛应用,平衡音质与数据量,虽低于高解析音频采样率(如 96kHz),但仍是消费级音频领域的经典标准,保障多数场景下的清晰听觉体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44.1kHz音频采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