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USB协议栈还是比较困难
本帖最后由 小猪猪啊 于 2024-11-13 23:05 编辑2.0的USB协议栈还是比较困难 从机还是主机?我在做主机,这酸爽,,,, USB我完全不懂,感觉无处下手 确实,USB 2.0协议栈比较复杂,尤其是搞HID或者复合设备的时候,得对协议很熟悉才行。 如果觉得难,可以试试用ST官方的USB库,CubeMX生成的代码能帮你省不少事。 我当初也是被USB搞懵了,后来硬啃协议文档,花了点时间才搞明白传输类型和描述符配置。 可以从简单的设备类型入手,比如虚拟串口(CDC),慢慢熟悉协议栈结构。 如果项目允许,直接用现成的USB协议栈,比如TinyUSB或者ST的HAL库,自己从零写很耗时间。 USB协议最坑的就是描述符配置,建议用工具生成,比如ST官方的USB Device Config工具。 如果是调试USB问题,建议用个抓包工具,比如Wireshark,能快速定位问题。 USB的枚举过程是个重点,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尤其是设备没有正确响应主机的请求。 ST的例程还是挺全的,可以参考官方给的demo,先跑起来再一步步调。 要不就直接上论坛问问大佬,很多人都踩过USB的坑,说不定能找到快速解决方案! 用st的mx生成可直接使用 Pulitzer 发表于 2025-1-24 14:24
USB的枚举过程是个重点,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尤其是设备没有正确响应主机的请求。 ...
容易不能识别 Wordsworth 发表于 2025-1-24 14:21
USB协议最坑的就是描述符配置,建议用工具生成,比如ST官方的USB Device Config工具。 ...
我是用直接官方生成的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1-24 14:16
如果觉得难,可以试试用ST官方的USB库,CubeMX生成的代码能帮你省不少事。
对啊,为什么不用这个工具呢?是要学习吧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1-24 14:16
如果觉得难,可以试试用ST官方的USB库,CubeMX生成的代码能帮你省不少事。
对啊,为什么不用这个工具呢?是要学习协议吧 USB 2.0 协议栈开发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时序与状态机复杂:需严格遵循令牌包、数据包等传输时序,状态切换逻辑易出错。
数据传输机制多样:控制 / 中断 / 批量 / 同步四种传输类型,各类型缓冲区管理和错误处理差异大。
兼容性与电气规范:需适配不同设备枚举流程,满足信号电平、阻抗匹配等硬件要求。
协议文档深度要求:需深入理解 USB 2.0 规范中微帧管理、电源管理等细节,开发调试成本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