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板学习时候的一些细节问题
昨天调试一个开发板,搞了很久一直没出现想要的结果。后来就想是不是IO设置问题,或者用的引脚被复用了。于是单独对IO进行翻转操作,示波器检测,没发现有波形。仔细看手册,原来引脚被用于其他功能了。没焊接到排针。。所以拿到一个板子前,一定要认真看原理图,再比对开发板,最后决定哪些引脚是可以使用的。
是的,很多细节会导致浪费大量时间。 软硬件问题都难搞,做嵌入式难啊。 这种问题我也遇到过,有的引进比较特殊,配置方式不一样。 硬件是一点,有时候例程也会在别的文件定义,也要关注
开发板要做出最小系统部分,这样才好移植电路到项目。 对的,一般来说是要确认的,不然会不好用的 是的,调试开发板时遇到问题确实需要仔细排查各个可能的原因。 在开始调试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开发板的原理图,了解各个引脚的功能和连接情况。这有助于避免引脚复用或连接错误的问题。 开发板的手册通常会详细说明各个引脚的功能、复用情况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你对手册中的相关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引脚没有按预期工作,可以通过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等工具进行检测,确认引脚是否正常工作。 有时候问题可能出在硬件连接上,比如引脚没有正确焊接或连接到排针。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或使用万用表等工具确认硬件连接是否正确。 确保软件中对引脚的配置是正确的,包括引脚模式(输入、输出、复用功能等)和初始状态。有时候软件配置错误也会导致引脚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采用逐步排查的方法,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 使用调试工具(如JTAG、SWD等)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快速定位问题 很多开发板会提供示例代码,可以参考这些代码来确认引脚配置和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开发板学习要留意细节:接线先核对引脚图,避免正负极接反烧板;首次上电用万用表测电压,确保供电稳定;下载程序前检查串口 / 下载器驱动,确认芯片型号匹配;调试时先跑官方例程,再逐步修改代码;遇到异常先排查硬件(如虚焊、接触不良),再查软件逻辑,细节把控能少走很多弯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