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咯密密 发表于 2025-3-28 16:20

伺服电机三环(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原理及参数调节

伺服电机的三环控制(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是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逐级嵌套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以下是其原理及参数调节的详细说明:

---

### **1. 三环控制原理**

#### **(1)电流环(最内环)**

• **功能**:控制电机转矩,通过调节相电流实现快速响应。
• **输入**:电流指令(来自速度环或直接给定)与反馈电流(通过霍尔传感器或电阻采样)。
• **输出**:PWM占空比,驱动逆变器调整电压。
• **关键点**:
• 响应最快(带宽通常最高),抑制电流波动和负载扰动。
• 电流环性能直接影响系统动态响应和过载能力。

#### **(2)速度环(中环)**

• **功能**:调节电机转速,通过积分/微分处理速度误差。
• **输入**:速度指令(来自位置环)与编码器反馈的转速(通过位置差分或测速发电机)。
• **输出**:电流环的指令(转矩需求)。
• **关键点**:
• 带宽低于电流环,需抑制速度波动。
• 积分环节消除稳态误差,但可能引入超调。

#### **(3)位置环(最外环)**

• **功能**:控制电机位置,通常用于点到点运动或轨迹跟踪。
• **输入**:位置指令(如脉冲或模拟量)与编码器反馈的实际位置。
• **输出**:速度环的指令。
• **关键点**:
• 响应最慢,带宽最低,需保证稳定性。
• 前馈控制(如加速度前馈)可减少跟踪误差。

---

### **2. 参数调节方法**

#### **(1)调节顺序**

必须**从内环到外环**依次调节:
**电流环 → 速度环 → 位置环**
(内环是外环的基础,未调好的内环会导致外环无法收敛)

---

#### **(2)电流环调节**

• **常用控制器**:PI控制器。
• **调节步骤**:

1. **比例增益(Kp)**:逐步增大直至电流响应快速无超调。
2. **积分时间(Ti)**:适当增加以消除稳态误差,但过大会导致振荡。
   • **调试工具**:阶跃响应观察电流跟踪速度与超调量。

---

#### **(3)速度环调节**

• **常用控制器**:PI或PID。
• **调节步骤**:

1. **比例增益(Kp)**:增大以提高响应速度,但需避免高频振荡。
2. **积分时间(Ti)**:消除转速稳态误差,过小会引起超调。
3. **微分增益(Kd)**(可选):抑制速度突变,但可能放大噪声。
   • **调试工具**:观察速度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和抖动。

---

#### **(4)位置环调节**

• **常用控制器**:P或PID。
• **调节步骤**:

1. **比例增益(Kp)**:决定位置跟踪刚度,过高易振荡。
2. **前馈控制**:加入速度/加速度前馈,减少跟踪滞后。
   • **调试工具**:正弦轨迹跟踪测试,观察相位滞后和幅值误差。

---

### **3. 调试注意事项**

• **带宽匹配**:内环带宽需显著高于外环(通常电流环 > 速度环 ×5,速度环 > 位置环 ×3)。
• **抗干扰性**:负载突变时,检查电流环是否快速响应;速度环需抑制机械谐振。
• **滤波器设置**:反馈信号需滤波,但过度滤波会引入延迟。
• **自动化工具**:部分驱动器支持自整定(如自动识别惯量、谐振频率)。

---

### **4. 典型问题及解决**

• **电流环振荡**:降低Kp或检查采样延迟。
• **速度环超调**:减小Kp或增加Ti,或加入微分项。
• **位置跟踪滞后**:提高Kp或加入加速度前馈。

---

通过系统化调节和验证,三环控制可实现高动态性能与精度。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机械特性(如惯量、刚性)灵活调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伺服电机三环(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原理及参数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