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取外部电压ADC阻抗匹配
单片机的基准电压一般为3.3V,如果外部信号超过了AD测量范围,采用电阻分压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然而很多时候你会在阻抗匹配的问题上“踩坑”。比如,模数输入阻抗约为10K,如果外接的分压电阻无法远小于该阻值,则会因为信号源输出阻抗较大,AD的输入阻抗较小,从而输入阻抗对信号源信号的电压造成分压,最终导致电压读取误差较大。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你测量电压的时候,发现有些电压点好像测的挺准,而有些电压点测量的偏差却又很大。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对于使用单片机读取外部信号电压,外接分压电阻必须选用较小的电阻,但在对功耗有要求的情况下,你不得不选用大阻值的电压分压后,这时候则需要使用电压跟随器进行阻抗匹配(电压跟随器输入阻抗可达到几兆欧姆,输出阻抗为几欧姆甚至更小)。如果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较大,可采用电压跟随器匹配后再接电阻分压。
也可以选择外置的ADC芯片,但是在选型时,要留意其类型(SAR型、开关电容型、FLASH型、双积分型、Sigma-Delta型),不同类型的ADC芯片输入阻抗不同。常见的Sigma-Delta型是目前精度最高的ADC类型,也属于开关电容型输入,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相对比较多
直接连接(适用于高阻抗ADC) 若信号电压超过ADC量程,设计分压电阻网络,确保分压后电压在ADC量程内。 差分对对称设计 + 共模抑制 主要关注的是防止过载和信号反射。 进行阻抗匹配之前,需先测量信号源的阻抗。可使用阻抗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测量,也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估算。 如果外部电压信号源的内阻较低(如小于1kΩ),而ADC输入阻抗较高,可以考虑串联一个小电阻 在开关电容型ADC输入端并联大电容(如1μF),可等效为纯阻性阻抗,减小分压误差。 使用专用的ADC驱动芯片 如果外接分压电阻太大,是不是可以用电容来改善一下信号稳定性呢 电阻分压简单,但容易出错,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避免阻抗匹配问题 在功耗要求严格的情况下,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用大阻值分压电阻又不影响阻抗匹配 lzmm 发表于 2025-4-5 21:54
直接连接(适用于高阻抗ADC)
这种方法好的 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真的有那么高吗?能具体说说它的原理吗? Sigma-Delta型ADC精度高,那它输入阻抗低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对于使用单片机读取外部信号电压,外接分压电阻必须选用较小的电阻。 若外部分压电阻阻值过高,会因分压效应导致电压测量误差。 高频信号需注意阻抗匹配,避免信号反射导致失真。 输入阻抗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采样频率、电源电压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简化设计,提升信号完整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