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年女医生的双面人生:医院月薪 4000,废品站收入更高
这位女医生叫熊女士,在成都一家私立医院的康复科任职。每天清晨八点,她会准时换上洁白的工作服,穿梭在病房之间,为住院的老年人开展康复理疗和功能锻炼。她专注地为患者进行理疗按摩,耐心指导他们进行关节活动训练、肌肉力量恢复等项目,帮助那些中风、骨折或术后的患者,重新找回生活自理的能力。“康复治疗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很多老人刚来的时候,连简单的抬手动作都难以完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训练,他们能够自己吃饭、走路,甚至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熊女士谈及自己的本职工作时,眼中满是温柔与自豪。但这份充满意义的工作,每个月带给她的薪水只有 4000 元左右。结束了医院一天的忙碌后,下午五点半,熊女士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父母经营的废品回收站,开启她的另一份工作。在废品回收站里,她迅速换下白大褂,穿上旧工作服,戴上手套,瞬间变身成了 “收废品达人”。回收站主要回收金属类废品,这里的工作和医院截然不同,需要实打实的体力。熊女士每天要对大量的金属废品进行分类,铜、铁、铝等不同材质的金属,她只需一眼便能准确分辨。随后,她将这些金属分好堆,再协助搬运货物。长期的高强度劳动,让她的手臂练出了结实的肌肉,她甚至还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手臂肌肉照,笑称自己是 “废品站女汉子”。回收站除了熊女士一家,还有两名工人负责操作机器,即便如此,熊女士每天依旧要忙到晚上九十点,才和父母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熊女士坦言,在废品站挣的钱比在医院多。虽然父母没有给她发正式工资,但平日里给的零花钱颇为丰厚,算下来远超医院的月薪。从小学起,熊女士就跟着父母在废品站帮忙,对于这份工作,她不仅不排斥,反而充满了亲切感,“能挣钱,有什么好介意的”,话语间尽显她的豁达。在她看来,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在医院为患者服务,还是在废品站辛勤劳作,都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私人医院不叫医院 为了挣钱养家,不考虑面子…… 废品收购站是一个暴利行业,就像是以前的什么新闻,博士去养猪一样,毫无意义,那些富二代的生活,太偏移我们的现实了 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体会过他们的父母那一代生活的艰难,更加懂得自身的生活不易, 私营医院主要看收入发钱,都知道是咋回事! 医生工作能这么轻松么 私人医院……废品回收……合在一起有点器官买卖的感觉 拼命赚钱,悠着点 能人多劳更多累 这种医生很难得了 看来也是个勤劳的孩子 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在医院为患者服务,还是在废品站辛勤劳作,都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勤劳致富 其实很赚钱,无非就是看着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