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小跑堂 发表于 2025-11-7 10:27

【每日话题】英飞凌人形机器人芯片全栈方案,PSoC/XMC MCU玩转感知控制有多炸裂?

#每日话题#
具身智能已经成为AI落地热点,而英飞凌也有推出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全栈解决方案,从PSoC™ Edge的边缘AI感知到XMC7000的双核实时控制,再到CoolSiC™功率管理和OPTIGA™安全芯片,助力机器人市场飙至2030年2420亿美元。你们用英飞凌MCU搞过啥机器人或无人机项目?快来晒晒你的多电机协调demo,或者吐槽哪次FOC算法调试时“翻车”的血泪史!


请大家思考关键问题
- 用PSoC™ Edge或XMC系列(如XMC4400)搞过哪些机器人感知/控制项目?比如3D ToF视觉或磁场FOC的“炫技”时刻?
- 多相逆变器或AI算法优化时,遇到过啥“头秃”难题?ModusToolbox™的示例库救场了吗?
- 英飞凌的通用模块架构,咋助力你的MCU项目降本提效?想要啥感知+连接融合功能?
- 用英飞凌MCU+CoolGaN™驱动打造啥机器人神器?紧凑型人形肢体协调器,还是高耐久无人机BMS?
-XENSIV™雷达/传感器和OPTIGA™ Trust,咋让MCU在安全+高能效场景“无敌”?分享你的部署故事!


欢迎大家参考以下方向发帖讨论!
秀出你用英飞凌MCU开发的机器人项目,比如BLDC电机跑得飞起的“神级”协调系统!
聊聊机器人开发的“头秃”瞬间,EMI干扰或安全加密翻车过吗?分享调试糗事!
英飞凌全栈方案的组合,激发了你啥硬核创意?谁的感知控制方案最炸?
下一代MCU机器人设备能玩啥?全栈AI肢体智控,还是无人机+边缘安全的杀手级应用?


话题奖励:
1、凡有效参与话题讨论的回帖者均可获得100家园币奖励
2、抽取2位发表优质回贴的友友奖励500家园币


活动时间:2025.11.07——11.14

王栋春 发表于 2025-11-7 10:52

人形机器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随着各家科技公司陆续推出功能各异的人形机器人,使人对机器人家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过各位坛友有没有想过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最终形态是什么?对此有两种截然相左的观点——替代人类或服务人类。对此,本人借鉴相关报道,以及英飞凌公司有关产品的数据,以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形机器人还是以满足人类各种要求为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人以为英飞凌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系统不妨依托其自身技术优势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感情陪伴型机器人,养老助老机器人等,毕竟国内养老产业市场巨大。

tpgf 发表于 2025-11-7 11:24

PSOC™ Edge系列MCU内置了机器学习引擎,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在本地端进行目标分类与异常检测等操作。这不仅减少了云端计算延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大大提升了隐私安全

飞天鸣人 发表于 2025-11-7 13:55

下一代MCU机器人将深度融合AI与运动控制,实现更智能、更灵活的肢体操作。人形机器人将逐步进入家庭服务场景。全栈AI肢体智控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必有一席之地。

地瓜patch 发表于 2025-11-7 15:03

英飞凌全栈方案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将感知、决策、控制和连接无缝融合,为智能硬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的底座”。英飞凌的方案能让机器人真正“活”起来,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性和交互能力。利用XENSIV 60GHz雷达和3D ToF传感器实时构建前方地形的高精度地图。主控PSoC Edge在端侧运行AI模型,瞬间判断泥泞、岩石或沙地,并通过XMC7000对多个CoolGaN 驱动的关节电机进行毫秒级调校,实现步态的动态调整。OPTIGA 芯片则确保它在执行野外任务时,指令不会被恶意篡改,从而实现“自适应地形”机器人的方案

liao6 发表于 2025-11-7 15:22

PSoC™ Edge 通过硬件加速器(Ethos-U55 NPU、NNLite)和软件工具(ModusToolbox、DEEPCRAFT)的协同优化,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视觉、语音、手势等感知任务中的性能和能效,使其更适合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边缘计算场景。

EPTmachine 发表于 2025-11-7 21:31

<p>英飞凌在ROSCon China 2025上展示了基于 CoolGaN™(集成 GaN)的低压磁场定向控制(FOC)机器人电机驱动方案(典型值48V),突破性实现超高功率密度,有效降低体积电容与冷却需求,可支持无风扇、无散热器应用环境。</p>
<p><strong>高开关频率帮助电机降损降温,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振动与噪音。</strong> 重点产品包括新一代 Arm® Cortex®-M33 架构 PSOC™ Control C3 MCU、电源模块 CoolGaN™,CAN 收发器以及 XENSIV™磁传感器,实现电流及位置高精度动态控制。</p>
<p>集成 GaN 功率级及 TMR 电流传感方案,使电机驱动器达到硬币大小,可极致集成至电机外壳,降低 EMI 干扰和布线复杂度,系统具备速度与位置双重控制、通信接口扩展和强大故障保护能力。</p>
<p><img src="data/attachment/forum/202511/07/211948f7krw7ajhhfla99f.png" alt="image.png" title="image.png" /></p>
<p>最新搭载Cortex M85内核和Ethos-U55的PSoC Edge系列E84芯片,最高主频达到400MHz。其低功耗性能确保 AI 推理能在100mA内级功耗下运行,完美适配电池供电设备。</p>
<p><img src="data/attachment/forum/202511/07/212239odazu7bujjm61jdj.png" alt="image.png" title="image.png" /></p>
<p>英飞凌产品的机械手能源高效利用率和AI边缘芯片的低功耗性能,提升人形机械手系统的续航能力,高精度的电流和位置控制保证机械手运动的稳定性,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收长时间稳定工作提供全栈解决方案,降低系统集成和调试难度。</p>

gaon2 发表于 2025-11-8 08:37

下一代MCU机器人设备能玩啥?
将来的机器人除了按照固有程序运行,必然的
发展趋势是自主判断,联想用户需求,服务于工业和人类的智能终端。

lishjie 发表于 2025-11-8 09:44

对于英飞凌芯片,首先是大牌子,开发能力强,所以使用他们的芯片主要是看中他们的资源,很多开发难题都可以通过客服询问,基本上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他们内部解决,还有他们的来源demo也很用用

飞思啦 发表于 2025-11-8 18:53

机器人开发过程中,我遇到过最大的难题是信号干扰问题,我们做的一款带力度反馈的机械臂,使用到ADC采集抓取力度,但是因为信号传输或者其他未知原因,在电机运动的时候,ADC的值一直不太准确,毫无规律的不准确,期待英飞凌在一体化(集成除了电机控制之外,还集成高精度ADC之类的)上面加大布局,未来机器人会越来越注重反馈内容。

wuyu40 发表于 2025-11-8 19:09

用英飞凌MCU开发的机器人项目,比如BLDC电机跑得飞起的“神级”协调系统!
想知道开发foc控制时如果使用定点控制,如何确定PI参数,有没有计算过程,有没有调试的波形显示工具?有没有推荐的硬件软件?有没有合适的控制库?

lvyunhua 发表于 2025-11-8 20:02

开发机器人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目前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英飞凌在MCU这块下足功夫,给我们工程师提供更强大算力平台以适用各种复杂算法控制等。

木野臻 发表于 2025-11-10 08:59

“耳聪目明”的陪伴型机器人,将英飞凌在老年人跌倒检测中已验证的非接触式雷达感知技术,与高精度的REAL3™ ToF传感器提供的3D视觉能力相结合。你可以构思一款具备情感感知能力的陪伴或助老机器人。它能通过雷达微动信号监测生命体征和异常行为,同时利用3D视觉精准识别人的姿态与活动,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提供更贴心、安全的陪伴服务。

springvirus 发表于 2025-11-10 13:10

不知下一代MCU能否做个机械手臂+功能齐全的手部,玩玩,也是很科幻拉风的

龙1985 发表于 2025-11-12 10:18

英飞凌的 MCU与 CoolGaN驱动技术相结合,为全栈AI肢体智控,例如人形机器人的手臂、灵巧手等提供了一套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高效的实时控制与高功率密度的驱动,显著提升AI肢体的运动性能、能效和集成度。

田舍郎 发表于 2025-11-14 15:18

在开发多相逆变器或优化AI算法时,ModusToolbox的示例库确实能帮上大忙。它能加速开发进程、降低入门门槛,并且在问题排查和功能验证时提供重要参考。ModusToolbox示例库中有很多资源类型,电机控制与驱动;AI与机器学习(ML);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外设与协议栈等等,可以拿来直接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话题】英飞凌人形机器人芯片全栈方案,PSoC/XMC MCU玩转感知控制有多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