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透露利好
不过也要防着空方借机出货。---------------------------------------------
李克强:谁让资金沉睡 就严肃问责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02 13: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分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还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更好惠民生、助发展等。尽管这算两个议题,但它们也有内在的关联,都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继而提高经济的活力。 回溯过去两年,李克强至少有十次提及盘活存量资金的公开表述,有些是盘活存量货币,有些是盘活沉淀资金。梳理国务院所出台的举措,包括审计财政收支、清理财政专户、清单管理资金等。与之前不同,昨天常务会议多了两个鲜明特点,会议强调:要抓紧出台方案,完善相关规定,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 一大特点就是明确要求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以往会议所提的一些要求往往比较宽泛,比如要“深挖存量资金潜力,通过自查和审计督促盘活沉淀资金,将长期闲置的资金清理出来,合理调整使用方向,有序投入亟需项目,切实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这里面的“合理”、“有序”、“切实”等措施尽管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态度,但是到了地方,就会有打折扣的操作空间。 这种“折扣”使得一些问题哪怕被审计出来,也难以避免它下次重复出现,变成屡审屡犯的“牛皮癣”。李克强对此显然洞悉,所以他针对不少事项都启用了任务清单制,再配合时间表,盘活资金当然也需要如此。这样,那些不作为、懒作为的地方官员就不容易钻空子,尤其是过一段时间再辅之以督查落实。 当然,任务的落实要达到百分之百的成效并不简单,总会有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妨碍工作的落实。那么这就需要配套严肃追责的措施,这就是昨天会议的另一大特点。公开资料显示,以前关于盘活资金的要求中,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措辞——“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这就说明盘活资金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启动到运转,再到监督和问责的脉络清晰、权责分明。 对于一些不想动手动脑,甚至还有小算盘的地方官员,这不啻为一道金规铁律,本部门的资金必须实现高效运作,想留着做小金库,或者挪作他用都不太可能,尤其是这么操作的风险将超过收益。如果个别地方官因为没能盘活“死钱”被降了职、摘了帽,那么中南海决策“令行禁止”的风气就会大行其道。 这样的统筹考虑也体现在扩大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的事项中,一方面要激活这些部分“沉睡”的资金,使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尽管它的收益不会多高,但扩大了政府债的市场容量,这些钱间接投入民生或基建,其综合效益仍然可观。另一方面,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在扩大投资范围的同时,必须控制投资风险,坚决守住安全“红线”。 无论是盘活沉淀资金,还是扩大社保资金投资范围,主要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撑经济、保障民生。尽管常务会议强调了问责,但谁也不会乐于看到工作不力被查处的例子,当前的经济形势更需要官民互动、上下团结、一起推车。正如李克强在今年答记者问时所言:“我相信,大家同心协力,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的大盘、基本面持续向好。”
总理的意思是让钱钱动起来,一般就是投资理财了,肯定一拨钱钱要进入股市的。 是要把钱投向经济活动中,不能沉下来。 一道算数题: 江92年上任2年后94年见底333点后总体涨幅约6倍突破2000点。 胡02年上任后2年半见底从998点涨到6000点涨幅约6倍。 习12年上任后2年14年见底1849点,现牛市开始。 每次领导人上任2年内股市均为下跌调整,2年后进入6倍涨幅的牛市周期,请问这轮牛市会到多少点? 别说还真难说,都说牛市不言顶的 说不定明天后天就该暴跌了 走着瞧了 lfc315 发表于 2015-4-14 17:35
走着瞧了
大盘嗷嗷叫的上去了,很快突破5000点。 高铁股还会大涨的。 我竟然才发过五个帖子,不科学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