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前的输入缓冲电路?

[复制链接]
5914|17
 楼主| limarks 发表于 2008-8-2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看到ADC的输入都需要加缓冲器,好像一般都用运放来实现,想问一下采用电压跟随器的形式将输入电压进行缓冲是否也可以,因为发现好多给的电路都没有采用这种形式。
xfz 发表于 2008-8-26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不可以

除非ADC自己带有buffer
lyjian 发表于 2008-8-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xfz 发表于 2008-8-2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LS给个理由先?
 楼主| limarks 发表于 2008-8-2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to xfz

但是加输入缓冲应该是可以的吧,如果不用这种形式,那用运放采用什么其他的方式呢?
赤铸 发表于 2008-8-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缓冲器”和“电压跟随器”有什么区别?

Wxy8030 发表于 2008-8-2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缓冲(或跟随器)会带来误差

一般AD允许一定的输入阻抗,能不加最好......
xfz 发表于 2008-8-2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to limarks

但是加输入缓冲应该是可以的吧,如果不用这种形式,那用运放采用什么其他的方式呢?
 
----------------------------------------
看了这个,知道我们关注的不是同一个问题。

跟随器是不能与ADC直接连接的,主要是跟随器在容性负载下的不稳定性。
 楼主| limarks 发表于 2008-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to xfz

那对于如下图的应用中,想问一下,他这种形式的输入缓冲为什么就可以呢?
lyjian 发表于 2008-8-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可以,不要听8楼乱说

主要选用增益为1可以稳定工作的OP就可以了
ADC的输入才多大一点电容
xfz 发表于 2008-8-2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的图当然没有问题

首先这种反向放大方式消除了共模信号的影响;第二,后面有抗混叠滤波器,改善了SNR,第三,75欧姆电阻隔断了采样的spike波形对驱动的影响。
至于什么是spike,看我上传的图。
xfz 发表于 2008-8-2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面的图

很多ADC是没有内部buffer的,其暂态响应产生的spike会更强烈。这个spike 直接进入的驱动的输出,但驱动都不是理想的,输出电阻不为0。直接跟随会更加不稳定。
跬步 发表于 2008-8-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XFZ

你那个图是在哪个资料上的,能否共享一下
 楼主| limarks 发表于 2008-8-2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 xfz

哦,其实我也没说清楚。我说的跟随器作输入缓冲,其实在这个跟随器输出后面也有上图所示的75的电阻与330PF的电容组成RC滤波电路,然后才再接ADC的输入引脚。这样一来,应该就没事了吧
xfz 发表于 2008-8-2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

注意选择这个驱动,maxim有个很好的笔记描述ADC的接口问题。
在你的系统中,若是用跟随器,注意输入的共模电压,可能会用到rail-to-rail的OP。
 楼主| limarks 发表于 2008-8-2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to xfz

非常感谢解答。
我用的ADC是MAX1317,它的输入电压范围是0~5V,所以看来肯定得用到
rail-to-rail的OP了,但是为ADC选择合适的运放没有经验,能否推荐一款匹配的运放?
大白话 发表于 2008-9-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xfz请教

你所说的“这种反向放大方式消除了共模信号的影响 ”
为什么会消除共模干扰?
xfz 发表于 2008-9-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LS

为了保证ADC的SNR,都会尽量使输入信号满足ADC的满量程,例如0~5v。若是用同相放大器,输入端需要承担比较大的共模电压,共模电压越大,放大器潜在不稳定越强(相位反转);
用反向放大器,正相反向端的等效电压为0,几乎不存在共模电压的问题。

to lz,还是找ADC的厂家给推荐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

主题

39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