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片控制恒温系统加热问题

[复制链接]
5630|29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用过PID控制制冷片的温度调节系统吗。系统用于箱子内的空气恒温,温度波动范围小于0.01°C。由于初次接触到PID控制器,制冷片的惯性大,调节过程中总会出现超调现象,该怎么解决。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PID函数如图所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hunyang 发表于 2015-8-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动小于0.01度无法直接用制冷片温控实现,必须依靠合适的结构和方法,这个必须先说清楚被控对象的结构、目标温区和使用环境等细节信息。
gx_huang 发表于 2015-8-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动小于0.01度,空气密封箱,应该做不到,恒温油槽,也不过这个水平呀。
制冷片一直开启,内部电热丝加热调节温度。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yang 发表于 2015-8-6 12:07
波动小于0.01度无法直接用制冷片温控实现,必须依靠合适的结构和方法,这个必须先说清楚被控对象的结构、目 ...

被控制对象为一个铁皮箱子内空气的温度(箱子有海绵与外界隔热),温度的采集和制冷片的驱动如图片所示。制冷片为12V,两两串联再并联。设置的温度范围为12.01°C-----60.00°C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gx_huang 发表于 2015-8-6 12:24
波动小于0.01度,空气密封箱,应该做不到,恒温油槽,也不过这个水平呀。
制冷片一直开启,内部电热丝加热 ...

如果制冷片方案不能达到要求就只有改成电热丝了
chunyang 发表于 2015-8-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16:11
被控制对象为一个铁皮箱子内空气的温度(箱子有海绵与外界隔热),温度的采集和制冷片的驱动如图片所示。 ...

如此粗糙的设计,根本办不到!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yang 发表于 2015-8-6 18:43
如此粗糙的设计,根本办不到!

能详细点指出我存在的问题吗,非常感谢
qhdjxy 发表于 2015-8-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6 16:11
被控制对象为一个铁皮箱子内空气的温度(箱子有海绵与外界隔热),温度的采集和制冷片的驱动如图片所示。 ...

你的系统精度要求过高,你的NTC检测精度能达到0.01以下吗?
949155525 发表于 2015-8-6 2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用PTC控制器
gx_huang 发表于 2015-8-7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做过温度控制的,都不会觉得温控仪表难设计的。
ayl439 发表于 2015-8-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0.01℃……图样图森破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ayl439 发表于 2015-8-7 09:40
0.01℃……图样图森破

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应用,但结果却相差很大。方案和控制都有问题吧,附件为NTC在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应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qhdjxy 发表于 2015-8-6 21:51
你的系统精度要求过高,你的NTC检测精度能达到0.01以下吗?

在网上看到过相关方面的文献,现在出现的问题是温度稳不下来,都还没做到精度那一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gx_huang 发表于 2015-8-7 08:07
没有做过温度控制的,都不会觉得温控仪表难设计的。

做了才发现问题,温度很难稳定下来,振荡严重
gx_huang 发表于 2015-8-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7 10:32
做了才发现问题,温度很难稳定下来,振荡严重

这是意料之中的,别人做温控仪表,成熟的,没有几年时间搞不定的。特殊场合,也许几个月就可以搞定。你还是买一个现成的温控仪表,看看别人的控制性能。
gx_huang 发表于 2015-8-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场合,还是买别人专业的仪表比较好,这些仪表的安装和尺寸,都有标准系列的。
Golven 发表于 2015-8-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1难度还是相当大啊,你这个PID算法可能也不大成熟,我觉的要那么高精度和稳定度的话,采温还是不要用热敏电阻了,制热和加热设备的控制系统也是需要改善的
zyj9490 发表于 2015-8-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度在我年轻时都有了,但调控对XIANG严格,热容量固定,内部气流高速流动,调功率控制,绝对能做到。PT100的传感器,精密的放大器。色譄仪的温度精度够高的吧。
 楼主| 第三帝国R 发表于 2015-8-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Golven 发表于 2015-8-7 11:00
0.01难度还是相当大啊,你这个PID算法可能也不大成熟,我觉的要那么高精度和稳定度的话,采温还是不要用热 ...

嗯,对于温度控制的算法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感觉现在撇开精度,温度的稳定还没实现,调试过程中总是出现超调振荡现象,加热设备的惯性难以掌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

主题

20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