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DIY一个10W×2的电子管功放,有人有兴趣吗?

[复制链接]
12573|28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音够听就好了,不需要太大,我觉得10W*2应该够了,8W也可以吧<br /><br />但是我没做过,对整体成本等不清楚,只觉得应该可以不做PCB,搭焊也可以搞定,呵呵,DIY风格<br /><br />请各位有兴趣的发表一下看法:成本,难易程度等,有没有做的必要<br /><br />如果没必要做,那选LM3886&nbsp;集成功放做怎么样呢?大家也可以评论一下两者的对比效果<br /><br />真诚谢谢大家的意见!
stycx 发表于 2009-2-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本差不多,个人觉得电子管的好玩些

  
gkb986 发表于 2009-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管的不好做吧

东西不好买,尤其是变压器。<br />电子管的音质和集成块的没有可比性,两种东西。<br />自己做的话集成块的好做。<br />要么就用三极管搭,也能出好声音。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感觉电子管比较麻烦

变压器和管子都不好买,<br />还是做集成块的吧,简单<br />分立元件的现在没条件(时间,设备),因为要调,<br />LM3886配很普通的书架音箱,足够了<br />其实LM1875也应该够了,不过成本差不多,1875假的又多,就做个3886的玩玩吧<br />买个环牛变压器,两个集成块,其余的手工搭了,呵呵
Torda 发表于 2009-2-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电子管的吧

&nbsp;&nbsp;&nbsp;&nbsp;读大学的时候做过一个,买了很多淘汰了的电子管收音机做的。但是音质不理想。一直想再做一个。在深圳赛格看过很多电子管功放的专卖店,电子管、变压器都有。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昨天公司说可能降新,我还是省点钱吧,不做电子管功放了,<br />那些材料买起来很贵的,<br />我也在深圳,去趟华强北车费都得10块钱,我一般去宝安电子城
kenbeyond 发表于 2009-2-1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2X10W

2X10W,&nbsp;用6P3P或者EL34单端电路.超线性接法.
brandnew 发表于 2009-2-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murphy.he,还有没有别的选择呀?<br /><br />你说的这个东西太深奥了。<br /><br />
alex74 发表于 2009-2-1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lz,电子管和IC6完全就是两种东西。。。。。<br />这个思维跳跃也太快了把
Torda 发表于 2009-2-1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准备DIY一个了

&nbsp;&nbsp;&nbsp;&nbsp;刚好老婆一直在提要买一个功放,就自己DIY了。有兴趣的留个联系方式呀。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1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确定方案

1,原理图选取,电子管的选取<br />2,原材料是否好买,电子管和变压器<br />其余的就好办了<br /><br />首先选用什么电子管我还没头绪,希望有兴趣的交流一下<br />我的联系方式:MSN:murphy.he@hotmail.com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1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帖

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几个误区<br /><br />  电子管功放是功放家族中历史最悠久的功放,是功放中的老大哥。60年代以前,是电子管功放的一统天下。从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功放飞速发展的年代。到了80年代中期,电子管功放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电子管功放又有些抬头,但仍然成不了主流功放。<br /><br />  为什么在晶体管功放日益进步与完善的今天,电子管功放仍有它的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有:一是电子管功放有其温暖、甜润的音色,重播音乐时比较耐听、不刺耳;二是由于一些商业性的过份地宣传。以下谈谈关于电子管功放的一些误区。<br /><br />  (1)&nbsp;电子管的音色温暖、甜美<br /><br />  常听见有人说,要想得到柔和、甜美的重播音色,就必须使用电子管功放。还特意把这种甜美的音色称其&nbsp;为“胆味十足”。其实以上的说法并不准确。电子管功放的“甜”,最主要的原因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上。所以,“胆味十足”的准确说法应该是“T味十足”(T是英文变压器的字头)。<br /><br />  为什么输出变压器能使电子管功放的重播音色变甜、变暖,其原因主要有:<br /><br />  &nbsp;由于变压器铁芯的磁滞作用,导致了电子管功放的瞬态特性有所下降,使得有些细微的、爆发特性很强的、并不十分谐和的细节被吃掉了,得不到充分地反映。所以电子管功放在重播某些原本细节过于丰富而又稍欠甜美的录音制品时,起到了甜化、美化的作用。但在播放原本就有些偏甜、偏暖的音乐制品时,就会有些发肉、发慢。<br /><br />  电子管功放的音色甜而暖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引起的。在普通的晶体管功放中,由于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制约,所以它们的频响在20Hz~20kHz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作到平直(图7a)。高档的晶体管功放的频响已可作到从直流到1MHz的范围。<br /><br />  在普通电子管功放中,由于输出变压器自身电感、电容、材料、材质、结构等等的制约,很难把频响曲线作平真(图7b)。既便是高档的电子管功放,其测试曲线平直了之后,在实际上的半功率使用中,频响曲线的劣化相对也比较严重。当然,这不是说电子管功放的频响曲线作不直,假如真的下大力气把它作直了,其制作成本也成了天价,得不偿失。况且只要有输出变压器存在,电子管功放的低频端余量就做不大,永远也达不到直流的范围。当然,这直流的低端是否具有足够的实际意义,将是另外一个话题。<br /><br />  下面仅就一个超低频和高频略有下降,而中低频略有提升的电子管功放频响曲线来分析。为什么图7b的特性会是一种甜而温暖的特性呢?这是因为人耳在听音时的感觉特性与习惯决定的。<br /><br />  当人在听音时,在超低频的范围内,例如50Hz以下,尤其是在20Hz附近时(倍大提琴可以发出低至16Hz的声音),耳朵的听音能力逐渐减弱了,而身体的肌肉、骨骼却明显感受到这个频率,然后再由大脑综合作出判断。这时你所感受到的低音是松驰的,是真实的,扩散的范围很大。这就好比你在马路边上看到一辆缓缓起动的汽车,你既可以感受到发动机轰鸣的低沉有力,又能真正感到这个运动物体带来的风、带来的气压的变化。而这风与气压的变化,恰恰就是超低频、次声的具体体现。所以,在低频性能优秀的大型监听音箱里,可以重播出汽车、火车带有压力的呼啸,而在小型音箱中,汽车永远也不可能“开进”室内,就是这个道理。对于50Hz以下的低频开始衰减、劣化之后,就造成了人体感受的部分减少了,而耳朵所听到的东西相对多了。这时你所听到的声音集中了,味儿浓了,但是声音发紧了,或者说是产生了失真,不真实了。<br /><br />  在频响的高频端,也有相类似的感受。高频特性越好的音响系统,高音的扩散就越好、越活泼。高频的特性不够好,在16kHz以上就开始有所衰减,或者是勉强达到了20kHz以后就开始衰减,仍然会使重播音乐的高频泛音减少。乍一听起来,高音金属打击乐的响度似乎增加了,乐器的形体也大了。但是细节少了,声音有些发死。<br /><br />  美国麦景图厂是一个生产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老牌工厂。该厂有着生产优质电子管功放的雄厚技术基础。时至今日,该厂某几个型号的电子管功放仍然被视为经典之作继续生产。当该厂的研究人员把设计加工精良的输出变压器应用到晶体管功放中去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这就是使用普通晶体管作放大元器件的功放,产生了甜美耐听的音色:而且保留了晶体管功放省电、耐用、效率高的特点。<br /><br />  早期的某些音箱生产厂家,在本厂的音箱分频器中,使用了铁芯电感线圈。其原始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缩小电感线圈的体积,结果使用了之后,也产生了重播音色甜化的现象。<br /><br />  从大量地科学研究以及在音频各个领域的实践中,专业人士早已懂得了电子管功放不是甜在电子管本身上,而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铁芯上、甜在了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上这样一个基本道理。<br /><br />  (2)&nbsp;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大<br /><br />  这是有关电子管功放的另一个误区。<br /><br />  一般人认为,10W的电子管功放,可以产生30W、甚至50W晶体管功放的驱动效果。因此就有人说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br /><br />  因为在评价一台功放的驱动能力时,有两个标准相当重要。一个是功放本身的电压放大量,另一个是功放的功率储备和带负载能力。说电子管功放效率高的人,实际上是把电子管功放的电压放大量误认为是功放效率的一个错误观点。因为在家用音响器材中,平均的使用功率,一般就是几瓦到几十瓦之间。当在听音量比较平均、起伏不大的音乐时,10W的功率就可以产生相当响的音量。所以使有些人误以为电子管功放的10W远远大于晶体管功放的10W。<br /><br />  电子管功放由于使用了输出变压器,在铁芯磁滞的作用下,电子管功放的失真是软失真,是一种不易察觉,但检测得出的失真。所以电子管功放的功率储备做得都比较小;也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br /><br />  晶体管功放由于没有变压器这一软化失真的关口,因此晶体管功放在与电子管功放的失真度相同时,重播音色的劣化要明显得多,所以晶体管功放的功率储备相对要比电子管功放大得多,也会造成一些效率不高的假象。<br /><br />  其实不论是电子管功放还是晶体管功放,它们真正的效率只取决于它们自身能耗与输出功率之比。在耗电一样的情况下,谁的输出功率大,谁的效率就高。在这方面,往往是晶体管功放占上风。<br /><br />  (3)&nbsp;电子管功放的匹配特性好<br /><br />  这是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又一个误区。<br /><br />  有不少人在看了电子管功放的输出端子后,就感慨地说:“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匹配分的多细呀,常有4Ω、6Ω和8Ω多组输出端子”。其实对于这种感叹的理解正好相反。电子管功放之所以设立多组输出,恰恰说明只用一组输出不能适应多种阻抗的音箱。而对于晶体管功放,则没有这种担忧。换句话说,用晶体管功放驱动音箱,操作起来更容易。<br /><br />  (4)&nbsp;电子管功放的继续流行是一个音乐美学的问题。<br /><br />  音乐美学,是一个经常听到又很难准确定义的东西。这是由于艺术的个性所决定的。不同的人,不同素质的人,在音乐美学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br /><br />  例如大家熟知的多明戈、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三大男高音,他们各自的音色、演唱特点均不相同。因此,就产生了他们各自的崇拜者。由于三个男高音都是优秀的,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又相当大,所以他们代表着男高音领域中不同的美。这点永远也不会统一。<br /><br />  又例如我国已故的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的嗓子带有一种特殊的沙哑,因此就培养出一大批他所专有的戏迷。<br /><br />  对于电子管功放的重播音色也是如此。虽然它过于甜了一些、暖了一些,但喜爱这种音色的大有人在。再加上电子管功放面世已久,很多中、老年人年轻时都听惯了这种音色,几十年后重温这种音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过去,联想到年轻的时代,具有很浓的怀旧色彩。<br /><br />  总之,人们在音色的取向上无可厚非。只要是好的艺术,喜爱哪门哪类都行。只不过不要把技术和艺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毕竟在要求最高的音响领域里,早已不使用电子管功放了&nbsp;<br />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1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楼

7楼的,帮忙贴隔成熟的图吧<br />“用6P3P或者EL34单端电路.超线性接法”
stycx 发表于 2009-2-1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图

http://www.**/tech06/te080821.asp<br /><br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L34%20%E8%B6%85%E7%BA%BF%E6%80%A7%E6%8E%A5%E6%B3%95&um=1&ie=UTF-8&sa=N&tab=wi
jrh200310 发表于 2009-2-1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学习了,我也想做一个,用IC做的,TDA1521,OCL电路,NE5532前级,不过噪音比较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查找中。哪位大哥帮忙指点一下!
stycx 发表于 2009-2-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噪音?哪部分产生的?NE5532部分的噪音也可能

  
 楼主| murphy.he 发表于 2009-2-18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怎么找?

电子管在taobao上可以找到,可是变压器呢?<br />谁能搞定?<br />还是说要定制?<br />电阻电容应该不太难
jrh200310 发表于 2009-2-19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开前级也有噪音

断开前级也有噪音,前级是7812和7912稳压的,噪音嗡嗡响,跟变压器的声音很像,不知道是不是变压器的问题,音量加大,噪音也加大
xwj 发表于 2009-2-1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LS的,先检查电源滤波

  
stycx 发表于 2009-2-19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个照片让大伙看看噪音在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

主题

291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