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C程序设计>>实验板

[复制链接]
26228|184
wangteng1314 发表于 2010-3-2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
lpydidi 发表于 2010-3-2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楼的图是用什么软件画的?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dqinci 于 2010-3-29 21:16 编辑

回楼上的兄弟,我也不知道,那是原书里面的电路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2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的兄弟一起玩吧

//======================

根据经验数码管公共端的驱动一般简单实用的方式是用三极管,但是现在这里原书看不出共阳还是共阴,没办法只能从源程序来反推,毕竟程序是依据硬件来写的。

//====================================
下面是推导过程: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2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dqinci 于 2010-3-30 09:29 编辑

1、根据原书P45页所写(具体见下面图片P45-1)控制数码管各个位的公共端分别是:
个位:0xfe 即#11111110B
十位:0xfd 即#11111101B
百位:0xfb 即#11111011B
千位:0xf7 即#11110111B
那么公共端的控制应该是低电平亮,即是0亮1灭0 ,也就是说数码管是共阴的

2、根据原书P45页所写(具体见下面图片P45-2)数码管字形码推导:
0x99  #10011001B
0xb0  #10110000B
0xa4  #10100100B
0xf9   #11111001B
0亮1灭,即字形码那边的控制也是低电平亮
也就是说数码管应该是共阳的

//=============================
那么数码管到底应该是共阳还是共阴呢,原书到了这里发生了矛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甄明伟1987 发表于 2010-3-2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面的图,觉着数码管无论是共阴还是共阳都行。因为它无论是公共端还是另外的八段都是由单片机输出控制点,高低电平随着数码管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平时用数码管的时候,都是习惯将公共端的电平固定,而这里没有。
对于数码管的驱动,主要看和P2口相连的芯片具体是什么了。
(个人见解,供参考)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dqinci 于 2010-3-30 09:58 编辑

没办法只能往下继续找程序推导,见原书P50-51页

1、根据原书P50页所写(具体见下面图片P50)控制数码管各个位的公共端分别是:
最低位:0xfe  即#11111110B
.

.
.
最高位:0x7f  即#011111111B
那么公共端的控制应该是低电平亮,即是0亮1灭 ,也就是说数码管是共阴的

2、根据原书P51页所写(具体见下面图片P51)数码管字形码推导:
0x3f   #00111111B


1亮0灭,即字形码那边的控制是高电平亮
也就是说数码管应该是共阴的

//这就符合实际情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原书第244页同样指导出书中所用数码管是共阴型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kk2614755 发表于 2010-3-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不要使用总线操作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兄弟,请详细说明一下好吗?

//=============================

下面是画好的数码管电路,我多加一限流电阻,因为不加限流电阻的话我担心电流会太大,请有经验的前辈评价一下我这里加了限流电阻对不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别叫我菜鸟 发表于 2010-3-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在“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网站上注册显示“磁盘空间不足”怎么回事?注册不了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兄弟你这个问题就应该找我呀,非常抱歉我也不知道啊:'(

要不你跟我一块来手把手这样玩吧,欢迎你加入哦
别叫我菜鸟 发表于 2010-3-3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跟着楼主学更好,但愿楼主别虎头蛇尾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是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把板子布好,然后发制板厂... ....

下载线的IC本来是要用直插的,但后来发现直插的放不下DB25插头的盒子,
没办法只好改用贴片的,贴片的不好买,又得到淘宝上去找,只买几片人家还不大想卖给我,就这样折腾了好久... ....累!累!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块板的元件布局和工艺处理花费了我不少精力,基本上能够用贴片件的地方都用贴片元件了,特别是下载线的处理,我不但力求做到精小可以放在DB25线头的盒子里,而且对布线的处理也很讲究,尽量不让线太细。我还对PCB板出盒子的瓶颈处多做了上下两片小PCB来加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dqinci 于 2010-3-30 21:30 编辑

下面是拿到手的PCB实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dqinci 于 2010-3-30 21:37 编辑

下面是编程座,我依照ATMEL AT89S51的DATASHEET把每个I/O口的功能都注在了板上级的丝印层,毕竟对于新手来说好多东西还没有完全记住,这样的话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不用老是去查数据手册,而且每次做实验都看一次的话更容易记牢固....... .....呵呵,我是这样想的哦^*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焊好的PCB板,全部是手工焊接的,包括背面的所有贴片元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gdqinci 发表于 2010-3-3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到这里板子总算完成了,有需要这块板的兄弟可以加我QQ,下面就可以做实验了。。。  。。。

/*========================*/

为了避免频繁地拍照,我后面将会在做完每一章的全部实验后统一发一次帖和上传实验结果照片。
fangyi66 发表于 2010-4-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值得学习的,要只仔细读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