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外遥控接收的一个疑问

[复制链接]
2807|6
 楼主| ddtx 发表于 2010-9-9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红外遥控的资料,里面提到,接受管的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接收的灵敏度。不是很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反相会提高灵敏度。高手来解答http://hi.baidu.com/lq1836/blog/item/5763d725bf67e722d407429b.html,原链接
airwill 发表于 2010-9-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这说法就是一个忽悠.
这只是个信号传递和转换的过程. 采用高低电平和灵敏度没有直接关系.
有可能的关系就是, 内部电路是否更方便处理, 外部芯片检测这个信号是否容易一些.
介于低电平中断比高电平中断, 对于单片机来说, 适用的单片机类型可能更广泛一些.
因为象传统的 51 就只有低电平中断. 也许这话是从这个方面来说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ddtx +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ddtx 发表于 2010-9-1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期待其他的解答,LS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看看其他人还有没有高见。
junjietianya 发表于 2010-9-1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说的对!没有人规定要反向啊,而且也可以自己写编码方式呀。
yewuyi 发表于 2010-9-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第一次听说这样也能提高灵敏度。
wh6ic 发表于 2010-9-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断章取义的结果。
  发射管接高电平时发光输出,接收管为N型管,上拉电阻输出,所以输出反相。另外如果是被脉冲如38KHz调制的红外信号输出整形后包络会发生变化(特别是信号比较弱时),所以会有此说法。
apple 发表于 2010-12-1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常识问题,可能与最早晶体管发展有关,以前晶体管材料分为硅和锗,硅做NPN管,锗做PNP管(锗材料成本也高一些),硅管导通后的压降很小(0。2V),而锗管导通压降达到0。7以上,所以一般电路都以GND为参考,集成NPN管多一些。 像一些TTL电路阀值电压也是是0。8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主题

312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