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8英寸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遇到的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11985|55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边那幅图是论坛中一位叫杨真人的高手指点我如此修改的,但是一些地方我还是不明白,理解的不清楚.<br /><br />能给我更加详细的解释下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候脑子里常范糊涂.<br />1/r4改为10k-100k,我的理解是更加的增大输入阻抗,还有甚么其他作用吗?<br />2/去掉电容加个电阻,这个阻值应该怎么去计算呢?<br />3/r5接到集电极而不是发射极,我感觉这样修改很好,但是我又说不出好的理由,也就是一点朦胧的感觉,却解释不清楚.<br /><br />真是不好意思.我的数码管是1.8英寸的,8段,每段的驱动电流推荐值是10ma-25ma,8段就是至少80ma以上,而每段是由三个led串联(内部电路),每个led的启动电压为1.8v,所以要点亮数码管的电压必须高于5.4v.不知道这些信息说清楚没有,谢谢各位兄台指点.&nbsp;<br />
maychang 发表于 2007-6-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替真人答

1、R4不能太小,太小了费电,该电阻用10k可行,10k已经要耗1mA以上。<br />2、R2目的是Q6导通时限制通过Q1的基极电流。如果没有R2而Q1发射极又接到电源,Q6导通时集电极通过Q1基极-发射极到电源,电流将非常大,两个管子都可能烧毁。R2值应该根据Q1需要的基极电流计算,稍减小一些(让Q1充分饱和)。<br />3、发射极接电阻是负反馈,这里是开关工作,并不需要负反馈。
maychang 发表于 2007-6-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源用12V有点太高,9V足够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两位兄台

我理解的更深了些,电源我可能最后会用9v的,我会好好实践下.我整理下后遇到问题在请教
杨真人 发表于 2007-6-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主

//<br />楼主:&nbsp;关于1.8英寸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遇到的问题请教&nbsp;<br />...<br />数码管是1.8英寸的,8段,每段的驱动电流推荐值是10ma-25ma,8段就是至少80ma以上,而每段是由三个led串联(内部电路),每个led的启动电压为1.8v,所以要点亮数码管的电压必须高于5.4v.不知道这些信息说清楚没有,谢谢各位兄台指点.&nbsp;<br />//&nbsp;<br />&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br /><br /><br />请正确书写单位符号!这是一种态度!知识改变人生,态度决定一切。<br /><img src="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6/20076511228338.gif"><br />下面分析过程依据上面附图左半部。<br />不知道你这些数据来源可靠不。假设都是正确的算。<br />每位电流:25mA*8=200mA<br />LED以外的电压差:12V-1.8V*3=12V-5.4V=6.6V<br />现在假设位驱动管压降为0.7V,段驱动管压降0.7V。<br />则R5上的<br />电压:6.6V-0.7V-0.7V=5.2V<br />电阻:5.2V/0.2A=26Ω&nbsp;&nbsp;根据常用电阻参数系列选用27Ω。(楼主是用了51Ω,作为段驱动吗?)<br />功耗:5.2V*0.2A=1.04VA<br />在这个参数下,R5不会太烫。<br />*(如果你会,可以测量和计算一下以前的电路为什么烫。这不是鄙视你,而是你的确没有这么做的想法,至少没去做过)<br />可见,压差越大,功耗也越大。8V-9V电压比较合适。但下面计算依然以12V电源为准。<br /><br />设&nbsp;&nbsp;Q1=8550&nbsp;with&nbsp;HFE=100<br />IB=IC/HFE=200mA/100=2mA.<br />为保证饱和,定为Q1_IB&gt=2.4mA。<br /><br />R40&nbsp;的计算:<br />设Q1_VEB=0.7V&nbsp;&nbsp;&nbsp;&nbsp;&nbsp;(即VBE=-0.7V,这个是PNP管)<br />(我在这没有查资料都一律“设”一个参数,这不是正规工程做法。只不过是希望你能自己去查,比我代你查更有意义。)<br />12V-Q1_VEB-Q6_VCE=12V-0.7-0.7=10.6V<br />Q1_IB&gt=2.4mA&nbsp;&nbsp;&nbsp;&nbsp;(前面已经选定)<br />则&nbsp;R40=10.6V/2.4mA=4.417K。<br />从常用电阻参数系列中选接近数值4.3K。<br />因此实际Q1_IB=10.6V/4.3K=2.465mA<br /><br />设&nbsp;Q6饱和时压降为Q6_VCE=0.7V<br />则R4上的<br />电压:12V-0.7V=11.3V<br />电流:11.3V/10K=1.13mA<br />=&gt&nbsp;Q6_IC=2.465mA+1.13mA=3.53mA<br /><br />设&nbsp;Q6_IB=0.05mA&nbsp;&nbsp;&nbsp;(这里纯粹假设!实际自己查资料和计算)<br />则&nbsp;Q6_HFE=3.53/0.05=71.9<br />=&gt&nbsp;我们只要用HFE&gt=71.9的9013即能满足Q6的工作要求。<br />特别提醒楼主,一般位驱动不限流,段驱动限流。不然点亮段数多了亮度正常,段少了亮度就会过高。因此R5也不要了,打散到段里。你自己考虑考虑。如果R5本来就是为段驱动设计,那么我算的结果不合适。<br />//END//<br />BTW,回这个帖我很费神。在想教会你我有什么好处么?你的班我来上,你的工资给我花,好不好?本“总工”下岗中。<img src="https://bbs.21ic.com/club/bbs/images/emote/mood21.gif">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真人

诚心谢谢你,我本是学软件的,慢慢的看了些硬件,属于看着设计好的硬件写程序的那类,基础不行,当自己设计的时候以为很简单,我焊接上去试验的,只是因为学识不足,完全没有那个概念,现在感觉好多了,我会去好好弥补不足的.<br /><br />以你的能力肯定能找很好的工作的,不象我.
maychang 发表于 2007-6-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单片机,是要直接接触硬件的

  
cyh 发表于 2007-6-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是白算了

按R5=27欧,假设数码管显示&quot;1&quot;,则每段电流为100mA,早超出了LED的最大电流,其结果是数码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要坏了,这种错误的电路算了也算是白算.
杨真人 发表于 2007-6-6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要改电路。

如果是位驱动,R5应该打散到各段驱动中。因此限流电阻要重新计算。<br /><br />具体我就不算了。楼主自己试试看,希望能掌握这些设计思路。<br />相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楼主都学过,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另一回事。
maychang 发表于 2007-6-6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坛里很多帖都有这个问题

这是电路最基本的计算,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课内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会或者不愿意做这些计算。<br />做硬件,应该经常在手边放一个计算器。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解释下

我这个电路只是驱动一个数码管的,也就是属于位驱动,诚如楼上所言,1-个数码管我配10个类似的电路模块,所以杨真人所说我很理解。现在我也知道如何计算了,我正在购买相关器件,调试完毕过后在告诉你们。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

数码管是共阳的,我这个电路是给这个公共端一个高电平,而在段驱动那段我会用单片机经过非门或者374来驱动,也就是每段的驱动电流是分散的,而在公共端要承受200mA的电流,所以这样设计应该不会有问题吧,如果就这一块电路来驱动10个数码管当然是不行的,可能是我前面没有介绍清楚。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位驱动不限流,段驱动限流

这点让我清醒不少,我想我可能去掉r5然后在段驱动那端加上电阻,这点我会在试验完毕过后回复此贴
conwh 发表于 2007-6-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R4可以去掉

R40的计算,主要是依据Q1的Ice。Q1的Ice如果取20mA,那么像这样的小功率管,电流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0多,所以基极电流取200uA,再考虑管子的离散性和近似计算法带来的误差,那么基极电流取500uA,R40取24K(取22K)即可。R5的计算也应该采用近似取值就行了。
杨真人 发表于 2007-6-6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电流反灌,建议用三极管阵列驱动

用单片机经过非门或者374来驱动<br /><br />注意电流反灌,&nbsp;建议用三极管阵列驱动.&nbsp;OC输出.<br /><br />如果只用1个LED8,&nbsp;则位驱动可省略.&nbsp;段驱动用可无输出实现消隐.<br />
 楼主| xiaoyu9632 发表于 2007-6-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

依据推算我目前去掉了R5,R40的值改为4.3K,R4为50欧姆,将R5打散到段里,每段接的电阻阻值我根据12V-5.4V-0.7V=5.9V.5.9V/20mA=295我取300欧姆,暂时我还是用的374驱动,结果亮度上面还可以,将电阻小些的话应该更亮,但是我感到疑问的是目前每段都会被点亮,我想是不是因为任何情况q1都会被导通呢?因为按照图设计的电路q1基极端电压总是比q1集电极端电压低而导致导通呢?按照道理说,如果q6没有导通,那么电流为0也就是q1的基极端应该也为12v呀<br />,哪位高人告诉是甚么原因呢?可能
杨真人 发表于 2007-6-7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流已经反灌了.停止使用374

不烧掉算你走运.
杨真人 发表于 2007-6-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你完整电路帖出来吧.

哎……
linjing 发表于 2007-6-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ULN2803,8路 50V OC 输出

  
maychang 发表于 2007-6-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

“暂时我还是用的374驱动”,“但是我感到疑问的是目前每段都会被点亮”<br /><br />唉!<br />在15楼真人已经告诉你注意电流反灌,过了一天多你来问每段都亮是什么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

主题

159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