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阳追踪非常简单。
首先,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非常有规律的,也是可以预先算出来的。
那么简单来说,做一个时钟一样的东西就可以了,自转轴和地球自转轴平行,24小时转一圈,
稍微实用一点,可以做一个夜间自动往回转的。
太阳高度的问题也简单,365.25天一个循环,按照正弦函数南北方向做来回摆动。
这个装置做出来。如果时间准的话,至少100年不需要调校。
追踪角度可以不用太准,误差几度都没有关系,因为是余弦函数,误差1度,效率是99.98%,误差5度,效率还有99.6%
实际的实用装置,甚至南北方向的追踪都可以不要,只留东西方向的追踪,最多人工每个季度调整南北一次方向。
甚至不调方向都没关系。地轴倾斜角度23.5度。按照中间位置设置,太阳角度会偏移正负23.5度,按照余弦规律,即便偏差23.5度,有效率还有91.5%.
另外一种方式是自动追踪,自动追踪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一定是追踪太阳,偶尔阴天和多云的时候,太阳的方向不一定是最亮的,太阳的附近反而是最亮的。
方式也很简单。高大上一点,用相机,相机光轴和理想受光方向平行,然后用算法算角度。
实用一点,就是跟相机原理差不多,搞个暗箱,前面开一个小孔,当镜头,类似小孔成像,底片位置放一堆光敏电阻或硅光电池阵列,最少放4个,也可以放9个,16个,25个。然后看每个感应的强度,算出太阳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