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张六十年前的老照片

[复制链接]
5689|26
 楼主| maychang 发表于 2008-5-1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6/20076161949736.jpg"><br /><br />1948年5月《无线电新闻》杂志封面<br /><br />注意左边两行字<br />Portable&nbsp;Radios<br />For&nbsp;Rent<br />这个亚赛小手提箱的东西,当时可是“袖珍”。而且价格一定相当贵,很多人买不起,所以商家推出了“租赁”服务。<br />
awey 发表于 2008-5-1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已经有彩照了?

1948年的收音机应该是电子管的吧?
xynicke 发表于 2008-5-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呵呵,好大啊~
 楼主| maychang 发表于 2008-5-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awey

彩色摄影方法于1912年于德国获专利,但其色饱和度很差,不够实用。实用的彩色底片和正片是柯达公司于30年代中期推出到市场的,名为“柯达克罗姆”。
chunyang 发表于 2008-5-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部电影《出水芙蓉》应该有印象吧

&nbsp;&nbsp;&nbsp;&nbsp;彩色的,拍摄于二战期间,是战争中最受欢迎的影片。
chunyang 发表于 2008-5-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30S就有了袖珍电子管——“拇指管”

&nbsp;&nbsp;&nbsp;&nbsp;那个收音机应该就是用拇指管做的,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最大的难度恐怕是电池,电子管工作电压很高,需要用到高压电池组,同时还要解决容量和体积问题,所以那部便携收音机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的产物,价格低不了。
西安周公 发表于 2008-5-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象是海报,海报当时是高级广告手段。

  
iC921 发表于 2008-5-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塌,还是袖珍

现在便携都大了
杨真人 发表于 2008-5-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真的是高科技产品!那时电台那么大一个柜子呢!

  
iC921 发表于 2008-5-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不是真的吧?

那时候有这么时髦吗?笑容也好
chunyang 发表于 2008-5-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最好去看看那个时代的电影就知道了

  
hq_y 发表于 2008-5-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那个年代的美国人喜欢这样的丰乳肥臀

  
xplore 发表于 2008-5-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水芙蓉?

二战期间拍的?<br /><br />不会吧,  偶看过, 没觉得和最新拍的片子有什么很不一样的地方啊
 楼主| maychang 发表于 2008-5-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3楼 xplore

《出水芙蓉》(Bathing&nbsp;Beauty)于1944年6月首映。<br />
 楼主| maychang 发表于 2008-5-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代的电子计算机ENIAC在修改程序

完全靠手工改插头插座。<br />
木头东瓜 发表于 2008-5-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那种口味的

嘿嘿
将军令 发表于 2008-5-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特勒或者的时候,就留下了大量的彩色照片

  
liudewei 发表于 2008-5-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拿到中央台鉴宝,不知道算不算古董?大家估计一下价

  
木头东瓜 发表于 2008-5-5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贱宝的主持人我看着就想吐

  
qguangdong 发表于 2008-5-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0

主题

37701

帖子

843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