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呢,楼主还那么**。

[复制链接]
5198|23
 楼主| lzw120051 发表于 2008-9-2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为什么继电器通后,Vce电压不一样
hotyong 发表于 2008-9-2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真服了,这两个电路中,当继电器导通时,VCE原理上看就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得出左边的VCE更大,<br />不过仿真了一下,确实没有这么大的差别.<br />觉得你太较真了,这个电路应该算是数字部的,应该只要关心导通与不导通就够了.也可能是这两个三极管有些差别
 楼主| lzw120051 发表于 2008-9-2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上的

为什么左边的那个明显会大<br />电压如何算出来<br />两个电路工作起来差不多<br />主要考虑三极上的功耗<br />两种线路如果流过电流大的会,手摸上去会比较明显,热。<br />两个图,原器件用的完全一样<br /><br />
m5t133 发表于 2008-9-2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三极管的状态有关

右边电路压降0.1V不太可能吧,如果成立三极管都没法通,哪可能有压降?<br />先电路感觉左边要好一点,状态下功耗会低一些.光耦开关关闭状态看成一个电阻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bg6nw 发表于 2008-9-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一的本质是射极跟随器

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管子不会饱和的。
ghostami 发表于 2008-9-21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一样

图一是发射极输出<br />图二是集电极输出<br />的确不一样
高勇 发表于 2008-9-2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佩服楼主。

这是最基本的三极管应用常识。
 楼主| lzw120051 发表于 2008-9-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行内用的基本上是后一种

我忘了是哪个常识<br />只知道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VCE相当于导通,电压0.3V;<br />但问题是两个电路都进入了饱和状态了,为什么电压会相差0.5V<br />右边电路VCE电压绝对小于0.1V
xwj 发表于 2008-9-22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除非LZ测试的实物不是这样接。

  
HWM 发表于 2008-9-2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玩意儿几乎等价

  
sxggj 发表于 2008-9-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主楼可能扒错了

第二个图中光耦输出的上半部分接VCC,更容易出你上面的结果
 楼主| lzw120051 发表于 2008-9-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复

11楼:如果照你的方法接,我想结果不是烧三极管,就是光藕。<br />9、10楼:两个线路的确有区别,不信大家可以仿真下。
int3 发表于 2008-9-2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复

左边继电器线圈做直流负反馈,
jpl1007 发表于 2008-9-2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也太搞笑了.

9楼是对的,两个电路压降是一样的.pc817与9013是接成达林顿复合管,当pc817导通时,那怕压降为0,也只不过是将9013的b极接c极,那9013最低也有0.6v的压降,两个电路并不存在E或C输出的问题.
diablo7752 发表于 2008-9-2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想问<br /><br /><br />为什么&nbsp;没有限流电阻
 楼主| lzw120051 发表于 2008-9-2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不信可以动动手吗

理论上讲是一样的(我的理论基础不是很好)<br />但问题的答案是建立在事实上的,<br />哪怕后一种图,把光藕去掉,高电平推动9013<br />VCE两端电压也是0.1V以下<br />不可能出现什么0.6V!!<br />我用的是12V继电器,限流电阻没必要。
gx_huang 发表于 2008-9-2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个电路一模一样

只是串联得二组器件得前后问题,不影响电压。<br />如果实测不一样,可以肯定的说是焊接错了。
chunyang 发表于 2008-9-2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实际实验电路应该和给出的图不同

&nbsp;&nbsp;&nbsp;&nbsp;问题的关键在于右图晶体管集电极和光敏管集电极的短路线。<br />&nbsp;&nbsp;&nbsp;&nbsp;首先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最基础的问题。<br />&nbsp;&nbsp;&nbsp;&nbsp;三极管是电流型器件,饱和导通条件是Ib大于一定数值,这时Vb恒定比Ve高出一个PN结的导通压降,对于硅管,这个数值是0.7V左右,0.6V考虑到测量误差和晶体管工艺参数分布也是合理的,左图的测量结果正常。至于右图,如果测量结果如楼主所言且实际电路如图,那么Ib根本不可能出现,原因是Vc&lt饱和导通所需Vb+光敏管Vce,如此,何来满足晶体管导通所需的Vb?所以推测楼主实际电路不是如右图所示,真如右图的话,左右等效。如果改一下电路,Vb不是取自Vc而是取自Vcc,那么测量结果就很正常了。<br />&nbsp;&nbsp;&nbsp;&nbsp;正确的设计应是右图的Vb回路改进,这时在一定功率以上晶体管的发热低于左图,同时,不论哪种电路结构,晶体管基极回路中必须串入限流电阻。
 楼主| lzw120051 发表于 2008-9-2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把我的图错在哪都看出来了

佩服,由于平时不喜欢画原理图,设计PCB时,<br />那样简单就那样画,现在乱了。<br />但右边的那个图也能正常工作,这是实践过的。<br />右边真正的图如下:
chunyang 发表于 2008-9-2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才是正确的,才能得出楼主的测试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

主题

32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