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寻找大惯性加热炉pid控制技术

[复制链接]
6523|22
 楼主| czlbj 发表于 2008-12-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公司有个40kw加热炉,大惯性,一般pid控制器控不好温度,有谁有相关的控制算法,有偿寻求。Email:czlbj@sina.com
qbw 发表于 2008-12-7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PID有问题?

呵呵,40KW炉子&nbsp;毛毛雨啦。<br />不是别的,是你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参数!<br /><br />
xwj 发表于 2008-12-7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PID的前提是:数学模型要正确

  
chunyang 发表于 2008-12-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控制器用现成的即可

&nbsp;&nbsp;&nbsp;&nbsp;任何热工自控仪表如数字式单回路调节仪等都应该可以满足,现在应该只有几K的价格,稍有经验或摸索一下就可以搞定,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是靠这个挣点馒头加凉水钱。<br />&nbsp;&nbsp;&nbsp;&nbsp;关键是要将被控对象的温变工艺流程搞清楚。
awey 发表于 2008-12-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PID算法很简单,关键是三个系数比较难确定

  
hartcomm 发表于 2008-12-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控制器有问题,或参数整定不对

可能是控制器有问题,或参数整定不对,建议人工整定,建议用pd控制,先切除积分。实在不行的话再设计专用算法。40kw算不上什么大惯性啊,跟工业流程中的装备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nbsp;呵呵,估计还是不会整定参数。<br />------------------------------------------------------------------------<br />&nbsp;&nbsp;czlbj&nbsp;发表于&nbsp;2008-12-7&nbsp;15:12&nbsp;技术交流&nbsp;&nbsp;←返回版面&nbsp;&nbsp;按此察看该网友的资料&nbsp;按此把**加入收藏夹&nbsp;按此编辑本帖<br /><br />楼主:&nbsp;有偿寻找大惯性加热炉pid控制技术<br /><br />我公司有个40kw加热炉,大惯性,一般pid控制器控不好温度,有谁有相关的控制算法,有偿寻求。Email:czlbj@sina.com<br /><br /><br />
hartcomm 发表于 2008-12-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to:xwj 你的说法可能不对

传统的pid的控制的优点就是不需要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br />依靠整定参数来实现控制目的。<br />工业流程中,pid调节器,常常通吃各种控制对象。<br />-----------------------------------------------------------------<br />&nbsp;xwj&nbsp;发表于&nbsp;2008-12-7&nbsp;23:17&nbsp;技术交流&nbsp;&nbsp;←返回版面&nbsp;&nbsp;按此察看该网友的资料&nbsp;按此把**加入收藏夹&nbsp;按此编辑本帖<br /><br />3楼:&nbsp;PID的前提是:数学模型要正确
xwj 发表于 2008-12-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数学模型要正确,你才会知道怎样去预估整定参数

否则,只能瞎调或者凭经验蒙<br />自然会很难调出理想的控制效果
awey 发表于 2008-12-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xwj说得没错

理论上就是根据数学模型来确定整定参数。<br /><br />但实际上数学模型比较难以建立,大多到现场调试来确定整定参数。
hartcomm 发表于 2008-12-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to:xwj

过程工业上,常常是依靠经验来整定,因为模型难以建立。现在传统的调节器依然是主流。<br />当然,在飞行器,火箭等的控制中,是先建立模型,跟过程控制不同,因为它们的模型容易建立。&nbsp;<br />有的时候,还得依靠人,呵呵。人的智能程度在很多场合下是机器所难及的。<br />比如,飞机飞船可以自动驾驶,但汽车是不可以的,呵呵。<br /><br />-------------------------------------------------------------------------<br />xwj&nbsp;发表于&nbsp;2008-12-8&nbsp;00:02&nbsp;技术交流&nbsp;&nbsp;←返回版面&nbsp;&nbsp;按此察看该网友的资料&nbsp;按此把**加入收藏夹&nbsp;按此编辑本帖<br /><br />8楼:&nbsp;只有数学模型要正确,你才会知道怎样去预估整定参数
xwj 发表于 2008-12-8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再好的人工智能,都不是“人的智能”

而所谓的“建模”,只能得到简化了的近似模型,永远不可能和实物完全一致<br />所以,预估之后必然还需要分析、调整的过程<br /><br />请注意:我说的是“预估”,而不是awey&nbsp;转说的“确定”<br /><br />当数学模型正确或更贴近实物时,我们瞎蒙的整定参数必然会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或许只有比较小的偏差,这时再凭经验、分析来稍作休整即可用于实用了;<br /><br />但如果把数学模型搞错了,比如没搞清楚电压和功率的关系、或者占空比和功率的关系,必然或导致参数调整时完全没谱,只能拿着PID控制器不知道该怎么调:-)<br />
HWM 发表于 2008-12-8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要搞懂P、I、D这三个玩意儿的物理背景

这样自然就知道这三个参数如何去用具体实验去标定啦。<br />
yewuyi 发表于 2008-12-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死,忽忽,惯性很大就给他加反向调节把。。。

热了吹吹冷风也成。。。
 楼主| czlbj 发表于 2008-12-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高手

基本模型我能搞清楚,但用这模型怎么去估计pid参数,就不是很清楚了。我现在的问题是,一旦出现偏差时,P、I、D三相做相应的调整,因为有滞后,和惯性,等到Pv有变化时,往往调整过头了。<br />我的PLC上有4种pid算法,velocity,ISA,parallel,interacting。不知用那种合适。 <br /> 相关链接:<a href='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812/200812811829902.rar'>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812/200812811829902.rar</a>
 楼主| czlbj 发表于 2008-1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rar文件里是4种算法说明

  
yewuyi 发表于 2008-1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PID的背景就是应用在那些很难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的拉

呵呵,洗碗机这次犯了点错误拉。。。<br /><br /><br />王奉瑾&nbsp;发表于&nbsp;2008-12-8&nbsp;08:56&nbsp;技术交流&nbsp;←返回版面&nbsp;&nbsp;&nbsp;&nbsp;<br /><br />14楼:&nbsp;徐工子没做过工控产业&nbsp;<br /><br />鉴定完毕<br />哈哈..<br />&nbsp;<br />&nbsp;<br />
xwj 发表于 2008-12-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发现每次只要偶搀合掺糊,那个帖子就会非常的热...

哪怕偶是瞎掺糊:-)<br />
宠辱不惊 发表于 2008-1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To czlbj

1、知道了数学模型整定PID参数是比较容易,采用Z-N法就可以知道比较理想的参数,如果采用ITAE指标,在Z-N法所确定的范围内采用PSO或者GA等优化算法优化的话,可以得到比Z-N要好得多的参数<br />可以参考以下文献:<br />[1]&nbsp;&nbsp;刘金琨.先进PID控制及MATLAB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br />[2]&nbsp;&nbsp;郑力新,周凯汀,王永处.PID进化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1,(4):12-15<br />[3]&nbsp;&nbsp;陶永华,尹怡欣,葛芦生.新型PID控制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br />[4]&nbsp;&nbsp;郝万君,强文义,胡献林等.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参数优化与仿真[J],控制工程,2006,13(05):429-432<br /><br /><br />2、如果不知道系统模型,只能靠经验调整了,有口诀的<br />PID的调整口诀&nbsp;<br /><br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br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br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br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br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br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br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br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br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nbsp;<br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br /><br /><br /><br />只要对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要求不高,还是比较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参数的
3.3v 发表于 2008-12-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PID算法很多很多,能用的没几个。

  
hartcomm 发表于 2008-1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不应该用velocity。

你找本&nbsp;过程控制&nbsp;的书,&nbsp;上面都介绍了如何整定。整定一次一般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nbsp;<br />&nbsp;------------------------------------------------------------------------<br />&nbsp;czlbj&nbsp;发表于&nbsp;2008-12-8&nbsp;11:12&nbsp;技术交流&nbsp;&nbsp;←返回版面&nbsp;&nbsp;按此察看该网友的资料&nbsp;按此把**加入收藏夹&nbsp;按此编辑本帖<br /><br />15楼:&nbsp;请教各高手<br /><br />基本模型我能搞清楚,但用这模型怎么去估计pid参数,就不是很清楚了。我现在的问题是,一旦出现偏差时,P、I、D三相做相应的调整,因为有滞后,和惯性,等到Pv有变化时,往往调整过头了。<br />我的PLC上有4种pid算法,velocity,ISA,parallel,interacting。不知用那种合适。<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

主题

28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