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波电路----太牛啦!

[复制链接]
5181|88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图中的二极管削波电路,理论上是平整的0.6V左右顶部,而实际上顶部根本就不平!









怎么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电路太牛了,顶部能调成绝对的直线,本人亲自调试过。




倘若你搞明白了电路设计原理,会第二次感叹:太牛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2-27 20:35 编辑


测试文档找不到了现在,只找到了个嵌位电路的:






绝大多数电路我都测试过,并且保留文档的,只是电脑里太乱不好找。
这个关于亥维赛展开式的文档,居然是写在嵌位二极管电路文档中的,前几天找了半天找不到,不找就出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会分析这个电路工作原理的??定性即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aptzs 发表于 2019-12-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号源V也当作电源,R1提供偏置电压,三极管饱和,R2是集电极电阻,R3提供强负反馈,就稳定输出饱和压降,但是负载电阻必须大些。负半周三极管截止,信号直接输出。这是我低水平的看法。
yuanzhoulu 发表于 2019-12-2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性不难呀。电压低时流过三极管电流很小,所以电压随输入而升高。达到约0.6V时三极管中电流显著增加,由于R3接在输出端上,负反馈的作用使输入电压再增加时输出电压增加不多,但会使顶部鼓起。R1的加入使输入电压高时额外提供给三极管基极电流,把顶部的鼓起拉低。适当配置R1的阻值可以使顶部比较平坦,平坦到什么程度只能仿真或实测。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许跟大师学,已知结果凑答案!!!
这不是学校考试,即便不会,试卷尽可能写满,弄个辛苦分。
这样做不得分!!!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8 10:36
不许跟大师学,已知结果凑答案!!!
这不是学校考试,即便不会,试卷尽可能写满,弄个辛苦分。
这样做不得 ...

我已推出来了,跟B大小有关,越大,输入电压的影响就越小。K*VIN+VBE=V0,K<<1,跟B(电流放大倍数有关)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431当作夸导放大器稳压吧。不是深度反馈。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8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7 20:41
谁会分析这个电路工作原理的??定性即可!!

R2是将电流模信号转化电压信号,跟正向环路增益相关,R3作为电压输出反馈信号,并联反馈,改变基极电流,R1作为偏置提供相对固定的VBE及gm.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8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R1>>R3>>R2,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28 12:01
你的实验出的顶部是直线,毫无微微突起吗?这个电路的基准是Vbe但并非恆定,但比二极管优秀很多。 ...

功放的输出级VBE偏置类似吧。
122013137 发表于 2019-12-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2-28 19:30 编辑

以前写的文档找不到了,重新测一次=



一,把R3拿掉,波形是凹的:









----------------------------------------------------------------------------


二,把电阻R1拿掉,波形是凸的:










----------------------------------------------------------------------------------


三,调整R1或R3的阻值,凸量总有可能等于凹的量,于是叠加的结果是平的:

如同下图中蓝的加黑的,可以等于水平的红色曲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jz0095 发表于 2019-12-2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不要R1吧?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行,理由见上图。

评论

这里有反馈。  发表于 2019-12-30 05:36
@jz0095 :那就是个等效二极管!  发表于 2019-12-29 18:29
无R1的凸波形,说明 Ib、Ic不够大。只要再减小R3增加电流就可以形成平顶。  发表于 2019-12-29 18:00
戈卫东 发表于 2019-12-2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系数很大。
温度变了电阻也要跟着变才能保持平顶。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8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卫东 发表于 2019-12-28 19:29
温度系数很大。
温度变了电阻也要跟着变才能保持平顶。



输入是脉冲信号,不是恒定直流。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2-28 19:36
输入是脉冲信号,不是恒定直流。

输入电压的高低影响输出限压多少?才是问题的要点。
captzs 发表于 2019-12-2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X大讲到考试,我就想起一个笑话:学生甲的考卷全部抄自学生乙,老师批改后发卷,学生甲没有,就找老师。老师拿出发剩的一份考卷,严厉地批评:怎么连姓名也抄袭!?


   言归正传,
  输出波形顶边的凹凸是三极管电路的特性造成的:1)BE结的压降随Ib电流的增大而递增。2)CE两端压降随Ic电流的增大而递减。


一,把R3拿掉,波形是凹的:
正弦波+峰值时,Ib电流最大即Ic电流最大,故CE两端压降最小,顶边中间下陷为凹。仿真验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这个应趋于包和了。  发表于 2019-12-29 12:19
captzs 发表于 2019-12-2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把电阻R1拿掉,波形是凸的:

Ib是因,Ic是果,所以BE结电压决定集电极电压,正弦波+峰值时,Ib电流最大BE结的压降最大,故顶边上拱为凸。仿真验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好,有负反馈。  发表于 2019-12-29 12: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