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 请教xukun977模拟电子技术问题,三极管的饱和压降为啥是0.3...

[复制链接]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1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20-6-8 16:58 编辑

搞电路不会算这个,也不怕别人笑话。
我算术向来不咋滴,要不你来个悬赏,找高人来算算。都说算不出来,我替你付赏。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16:55
搞电路不会算这个,也不怕别人笑话。
我算术向来不咋滴,要不你来个悬赏,找高人来算算。都说算不出来,我 ...

我是穷人,没有钱悬赏。论坛发帖,只是希望有人能解疑答惑。

在不做测量的情况下,你能算出β。

三极管的型号也很多。同一种型号,不同的管子,β的离散也很大。β受温度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画一个电路,就能算出β,我不知道晶体管图示仪还有什么意义。

另外我的问题也不是计算β,不想偏离话题讨论其他的。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1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前提啊!
随便找个通用型号,我先算个数哈,贝塔等于10。
现在人们都会仿个真,你看我算的对不对。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17:21
这是前提啊!
随便找个通用型号,我先算个数哈,贝塔等于10。
现在人们都会仿个真,你看我算的对不对。 ...

哈哈,β都是善变的。一接入你的电路,都变成了10。
天才,可喜可贺!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yuge2 于 2020-6-8 19:13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16:18
就喜欢看图说话
说得电流放大倍数是10,有一定道理。
两个电阻值没有搞反吧?
Vc的电压是否够高?

另外这个与我提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2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电路还真有个名字,叫贝塔定值器。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yuge2 于 2020-6-8 20:34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20:09
我的电路还真有个名字,叫贝塔定值器。


rookie21 发表于 2020-6-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okie21 于 2020-6-8 21:14 编辑

因为BC间耗尽区的反偏电场大,也不能让单位横截面通过的电子数目变多呀,假设从E进入B区电子是每秒100个,那么穿过B区扩散到达BC间耗尽区边沿处的电子剩下98个每秒(设复合掉两个电子),那么进入空间电荷区的电子始终只有每秒98个。
除非考虑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当VCE增加即BC间的反偏电压增加另耗尽区变宽,延伸进B区等效于减小了原来的B区宽度,那么扩散进BC间耗尽区的电子比原来复合的少一个,每秒通过99个,这等于让IC随VCE增加略微增加了。
xukun977 发表于 2020-6-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20-6-8 20:09
我的电路还真有个名字,叫贝塔定值器。

电路有问题!!!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ookie21 发表于 2020-6-8 21:12
因为BC间耗尽区的反偏电场大,也不能让单位横截面通过的电子数目变多呀,假设从E进入B区电子是每秒100个, ...

讲得对。
我们讨论的是VCE变小,集电结由反偏变成正偏,β怎么变化
Lgz2006 发表于 2020-6-9 0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20-6-9 07:17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20-6-8 21:44
电路有问题!!!


算得有问题。。。
xukun977 发表于 2020-6-9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有bug,自相矛盾!
xukun977 发表于 2020-6-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20-6-9 08:13
电路没错,是电阻值弄反,名称弄错。


电阻值调换也不对!
一方面饱和条件要求β>10,另一方面KCL要求β=10,这两个要求不能同时满足。
rookie21 发表于 2020-6-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eyuge2 发表于 2020-6-8 22:03
讲得对。
我们讨论的是VCE变小,集电结由反偏变成正偏,β怎么变化

一样的,如果先搞懂了正向时工作原理,  以此类推,那么BJT反向(BE结不导通,BC结导通时)工作时,只是根正向时的BE结和BC结互换角色而已,物理机制其实完全一样。但是由于三极管非对称几何结构和参杂。反向工作区的βR和aR比正向的βF和aF小了很多。例如反向的 βR可能只有0.1。而正向βF可为100。
然后其他工作模式可由正向工作模式,和反向工作模式叠加推导出来。
即 IC=f(VBE,VBC)=f(VBE,  0 ) +f (0, VBC) ;

其中  f(VBE,  0 ) 这一项是正向工作区(BE正偏,BC零偏)推导出来和二极管电流方程类似的一个方程。 就是那个IC和VBE的指数方程。此时可求IE=IC/aF,  IB=IC/βF.           
同理在反向工作区(BE零偏,BC正偏),可以推导出  IE 和VBC也有一个类似二极管的指数关系方程。
注意此时  IC=IE/aR= f(0,VBC).   ,IE.IB也可求出。

把方程叠加后会得到一组方程,也就是EBERS-MOLL方程,它可以用来处理算任意工作状态的,推导BJT曲线,饱和时的等效β。VBE, VBC可依据工作状态取+,-,0 值。可以覆盖所有三极管工作状态。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yuge2 于 2020-6-9 09:32 编辑
xukun977 发表于 2020-6-9 08:49
这个图有bug,自相矛盾!

电阻是反了。

大部分三极管的处于放大状态下β是几十到几百,不会是10。所以这个电路只能是饱和。
C点电位只会是0.7V,或者更低。Vc电源电压足够高,忽略这个误差。
在饱和状态下,近似β=10。
想不通的是这个电路和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captzs 发表于 2020-6-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2013137 发表于 2020-6-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过程中少数载流子浓度梯度变化几乎可以忽略,造成IC值和IB值几乎不变,所以Beta=IC/IB值几乎不变。
数学的解释可以见EB模型
 楼主| eyuge2 发表于 2020-6-9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yuge2 于 2020-6-9 10:21 编辑

然后呢?得出“电流直流放大倍数β,直到饱和电压0.3V都没有怎么变化。这个前题就错得没有影儿,还往下讨论个毛。
厂家的数据手册,教材,教辅资料,上面写得很清楚,大家都能从网上找到。
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们还是实事求是的好。

评论

[url=home.php?mod=space&uid=360916]@eyuge2[/url] :如果说的之前关于天才的说法,是我不太对。 后面我已经纠正了。 我不知道你们对自己说的事情是什么态度。  发表于 2020-6-9 10:36
[url=home.php?mod=space&uid=923990]@captzs[/url] 我是找证据来证明我说的论点。你的论据呢  发表于 2020-6-9 10:31
如果要讨论就冷静点仔细思考,不要在分析之前就定下结论,因为结论已定,分析就是多余的。  发表于 2020-6-9 10:22
13922656994 发表于 2020-6-9 1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好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