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感器输出电压0~3.2V , 为何还要设计一个运放电路?

[复制链接]
6821|28
 楼主|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
我是一个做软件的菜鸟, 不懂电路, 对公司的产品有疑问.

有一种气体传感器, 量程0~1000PPM, 精度 0.1PPM

传感器本身输出的是电压信号, 0.016v ~ 3.2V
而且是线性输出的, 也就是 1000PPM 用 0.016v ~ 3.2V 来表达了.

现在单片机要采集这个数据, 并显示, 所以他做了这些模块:
【传感器->运放->单片机的ADC】

可为何这个产品还用了运放?

我认为: 直接用一个ADC采集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给单片机程序设置2个值:
1. 0 PPM的 电压= 0.016
2. 1000 PPM的电压= 3.2V
然后单片机将 0.016 ~ 3.2 分成 10000个刻度, 不就能计算出值了吗?

干嘛还要增加运放? 好像还有一个反馈电路.
 楼主|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中, 如果不用运放, 我直接这么设计可行么?

【传感器-16位ADC(SPI)-ARM单片机】
天神下凡 发表于 2012-1-1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感器输出阻抗怎么样,是否需要滤波等,决定了要不要使用运放
yanwen217 发表于 2012-1-1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气体传感器内部已经采用了运放,楼主说的这个输出幅度,估计是内部已经有运放放大过的信号,先查查看传感器的规格书,以前用过一个类似的传感器,就是内部已经做了放大滤波,使用时直接才ADC采样就可以了。
 楼主|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3# 天神下凡

哦, 这样啊, 传感器没有说 输出阻抗和是否要滤波, 我手头上也没有这传感器.

谢谢!
12580 发表于 2012-1-1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3楼
yewuyi 发表于 2012-1-1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什么叫阻抗变换吗?

对,就是它了。。。
linfuchi 发表于 2012-1-1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图,上图吧
dqyubsh 发表于 2012-1-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幅度应该是传感器内部有放大的。但即便如此,传感器与ADC之间至少应该加个跟随,这也是通常作法。
chunyang 发表于 2012-1-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直接接AD要看传感器手册中关于输出阻抗的指标,如果其内部没有运放缓冲,那么就需要自行接入,这是为了防止AD的输入阻抗影响测量结果。
yuchunlin 发表于 2012-1-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楼上正解
 楼主说的运放应该是作电压跟随器使用的,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及隔离级。按楼主描述的这个传感器应该内置电压放大器,而电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入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来从中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输入阻抗,这样,输入电容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
linjing 发表于 2012-1-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中, 如果不用运放, 我直接这么设计可行么?

【传感器-16位ADC(SPI)-ARM单片机】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0 11:35


选择合适型号的AD,可以这样做
chhaich 发表于 2012-1-11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放,有反馈,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电压跟随器,起阻抗变换作用。。。
 楼主|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得到这么多人的回复, 真的非常感谢!:)
 楼主|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和公司前辈确认了, 属于电压跟随的差动放大器.

我看到资料, 还有比这种更好的 仪表放大器.  不知道会不会比我们之前设计的好些.
linfuchi 发表于 2012-1-1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妄下结论的没分,老实的吃亏:'(
dontium 发表于 2012-1-1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给了那个传感器的资料和CPU输入部分的资料,可以肯定用不用运放了。


不过,现在好多学生(或者搞设计若干年),动不动就用运放,好象电路用的元件多了性能就好。搞些画蛇添足反而把性能给降低了。
zjp8683463 发表于 2012-1-1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AD存在风险,
用运放缓冲,一个是可以做滤波和放大,适应不同频响和ad量程,另外就是保护ADC.
58060622 发表于 2012-1-1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6# vcxz_1982
楼主最好上图看看,根据楼主描述气体传感器nA电流输出,又是1000ppm的量程,0.1ppm的是分辨率,不是精度。推测是有毒气体CO之类的吧。输出nA电流,要通过反比例放大到电压。你说的运放是不是传感器的反比例放大部分?
 楼主| vcxz_1982 发表于 2012-1-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 zjp8683463


嗯, 谢谢!

如果不介意, 到https://bbs.21ic.com/icview-301910-1-1.html 领一下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

主题

202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