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晶体管直流工作点的确定!

[复制链接]
19298|87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是教课书,还是日本的《晶体管电路设计》,书中计算晶体管电路的工作点,一个最核心的假设是VBE=0.7v

我们N久以前就说过,记住VBE=0.7V,配合欧姆定律,就掌握了【核心科技】,计算晶体管电路工作点,似乎是初中物理的层次。










但是,事情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简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Q7的基极电流怎么估算出来的,7.6UA,我定它很小,可无视他,这样Q6的发射极的电位是0.7V,要精密估算只少要IC(VBE)的指数律参与进去。  发表于 2021-6-13 23:18
czh11000 发表于 2021-6-1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说一半啊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要审核,得等半天。



按照VBE=0.7V的套路,如果用来分析触发器电路,会有会荒谬的结论:节点2和3都是0.7V,这是不可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包和时,从VCE而不是VBE.因为有基极电阻隔离。且VCE是维持VBE的因。进入包和时,对方的VBE维持不了包和状态,也就是VBE不可能是0.7V。  发表于 2021-6-13 23:13
两个 Rb 承载了 集基电位差,不管接成的是 交叉耦合还是电压並联负反馈。  发表于 2021-6-11 01:21
2和3 这两点可不会是 Ube !  发表于 2021-6-11 01:16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VBE=0.7V的前提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饱和区或者临界截止区,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套路,节点2和3都是0.7V






但实际上,如果用表测量,0.7V左右 这个工作点,是不可能直接量到的,只能测量到0.4V左右,或者1V左右这两个工作点中的一个,至于究竟是哪一个,看初始条件等因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09:02
帖子要审核,得等半天。

“节点2和3都是0.7V,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这跟“斯密特的Z”和“正反馈电压跟随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怎么忘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21-6-10 10:28 编辑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09:57
“节点2和3都是0.7V,这是不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这跟“斯密特的Z”和“正反馈电压跟随器”有异曲同 ...




风马牛不相及 的事,被你拉到一起。



评论

这么快就修改内容了,  发表于 2021-6-10 10:38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21-6-10 10:24
先判定T1集极是否飽和。本例T1是飽和。





不懂就不要扯了,这里不是饱和与否的问题,而是非线性问题。

你也不想一想,我怎么可能弄教课书上这些小玩意拿来扯??除非无聊了。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0:27
风马牛不相及 的事,被你拉到一起。

冤枉啊,你看5楼和6楼的发帖时间间隔,你发5楼的帖子的时候我压根没机会看到,

另外,赠送给你一个趣味电子DIY电路:调频无线话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叶春勇 发表于 2021-6-1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21-6-10 10:24
先判定T1集极是否飽和。本例T1是飽和。

你说的我明白了。
计算解决一部分,留一部分调试解决。
个人通过调试RCC,得出结论,晶体管电路计算特别难受,但是调试非常简单,就几个电阻,电容。
有些还是随手抓的,取值很宽。用功耗,thd去约束。
有些取值是偏窄的范围的。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10:35
冤枉啊,你看5楼和6楼的发帖时间间隔,你发5楼的帖子的时候我压根没机会看到,

另外,赠送给你一 ...




小声地说:在模拟IC中,这种交叉耦合结构是非常常见的。

免费送你个等效电路:




如果是MOS管,那个负阻=-2/g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1:39
小声地说:在模拟IC中,这种交叉耦合结构是非常常见的。

免费送你个等效电路:

是的,我十多年前在本论坛发过一个IC内部的4个三极管做的T触发器电路,那个电路更好玩,我当时年幼,没有完全领悟其中的道理,

现在要是谁能设计出3个或者2个三极管做的T触发器(不用电容器),我肯定跪下来拜师,
叶春勇 发表于 2021-6-1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21-6-10 11:41
是的。
先从已知的或者可以合理假设的做开头,能计算的就计算,剩下由调试来确定。 ...

这个x,就是提出估算的套路缺陷,给出反例。将你的套路打碎。让你思考。
一开始听起来还不错,我有一定的软件编程能力,坐等更好的套路。
结局是,还得参考黑田彻的套路,软件仿真呗。
一开始对晶体计算有很高的热情,杨教授《新概念模拟电路》第一册也有晶体管计算的实例,
实际发现晶体管数值计算的精度意义不大。
倒是代数计算还行,看看某电阻在分母还是分子。或者是某电阻与某电阻的比值。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21-6-10 10:24
先判定T1集极是否飽和。本例T1是飽和。



既然饱和了,就不要来个电阻分压,弄个2.5V出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21-6-10 13:18
R1和R2分压的戴维宁定律,三岁小孩都知道。




你的模电水平,如同许银川的残棋,可谓鬼魅残功!!


上次沙文在群里问了类似于下面右图的问题,他说为何分压出来的不是2.5V啊,我说你看电流I是多少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是8-9年前,老张看了一下这个电路,说太复杂,【⚪教授】搞不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anbo789 发表于 2021-6-1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21-6-10 15:29
你的模电水平,如同许银川的残棋,可谓鬼魅残功!!

Ib1=(2.5-Vbe)/55,这都看不明白?你这是阴沟里面翻了船啊,
captzs 发表于 2021-6-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用最简单方法估算I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叶春勇 发表于 2021-6-1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春勇 于 2021-6-10 16:19 编辑
captzs 发表于 2021-6-10 16:00
如何用最简单方法估算Ib

小信号三极管在几十mA下,β值很急剧下降这是2n5551在Ic很大的情况下的hf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不要用放大模式。  发表于 2021-6-10 16:38
gaohq 发表于 2021-6-1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自己思考,印象才深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现在问题是实际电路的三极管并非都是Vbe=0.7V。  发表于 2021-6-10 17: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