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PM32E103 ADC特性
系列产品有3个 ADC,精度为 12位,每个 ADC最多有 16个外部通道和 2个内部通道。其中 ADC1和 ADC2都有 16个外部通道, ADC3一般有 8个外部通道,各通道 A/D转换模式有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 ADC转换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存储在 16位数据寄存器中。
- ADC供电要求:2.4V到3.6V,一般电源电压为3.3V
- ADC输入范围:VREF- ≤VIN ≤VREF+。
- ADC模式: 独立 ADC模式 、 双 重 ADC模式
- 支持自校准功能:通过设置 ADC_CTRL2寄存器的 CAL位启动校准。在校准期间 CAL位置 1,校准结束硬件清零,每次上电前都重新执行一次校准操作。
2、ADC简介
2.1 模式介绍
扫描模式:这个模式就是自动扫描你开启的所有通道进行转换,直至转换完。例如你开启了CH0、CH1、CH2、CH3这四个通道,启动转换后ADC会自动将这4个通道全部转换完,但是这种连续性是可以被打断的,所以就引出了间断模式。
连续模式: 开启连续模式后,ADC的转换不由其他控制。例如将ADC设置为了定时器的TGRO触发采样,如果开启连续模式,ADC将忽略定时器的触发采样。(连续转换模式开启后其实就是满频率的采样)。
间断模式: 可以将多个通道进行分组采集,例如你开启了CH0~3这4个通道,假如你设置了间断次数为4,就相当于将4个通道分成了4组,每组1个通道,那么要想采集完这4个通道就需要手动触发4次ADC采集;如果设置了间断次数为2,那么采集完4个通道就需要手动触发2次ADC采集。
3、ADC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计算
根据手册上公式: TCONV=采样时间 +12.5个固定周期
采样时间由 SMPCYCCFGx[2:0]位控制,最小采样周期为 1.5个,当ADCCLK=14MHz,采样时间为 1.5周期: TCONV(转换时间)=1.5周期 +12.5周期 =14周期 =1 μs;因此可以知道E103 ADC最大的信号采样频率为1MHz;
4、ADC规则序列和注入序列
ADC 有两组不同的通道采样方式:规则组(Regular Group)和注入组(Injected Group)。它们在工作模式、优先级、使用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
5、独立ADC模式与双重ADC模式
独立ADC模式:即只使用一个ADC控制器模块对通道上的数据进行采样,每次只能读取一个通道上面的值;多通道、连续转换模式可如下所示

E103具有三个ADC并提供双 ADC 模式:可以以ADC1 为主,ADC2 为从。对于常规通道转换和注入通道转换,ADC1 与 ADC2 在内部同步。ADC1 与 ADC2 一起工作。可同时读取两个不同通道的值
双 ADC 常规同步模式用于同时执行两个转换,以实现 ADC1 与 ADC2 的同步。每个 ADC转换一个通道序列(已使能扫描并配置每个 ADC 的定序器)或者转换单个通道(已禁止扫描)。可以从外部触发或通过软件启动转换。在此模式下,ADC1 和 ADC2 的转换结果存储在 ADC1 的数据寄存器(32 位格式)中。下图显示了 ADC1 和 ADC2 同时转换两个序列的方式。ADC1 依次转换一个序列的16个通道:通道 15 到通道 0,ADC2 也依次转换一个序列的16个通道:通道 0 到通道 15。
常规双ADC同步模式如下所示

6、应用代码
ADC应用初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