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灯大师
在这个阶段的小伙伴大部分是在入门单片机编程,如果说"Hello world!"是编程的开始,那么"点灯"算是踏入嵌入式领域大门的第一步。
在此阶段开发板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轻松点亮一盏LED灯不管是玩单片机还是玩Linux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然而有一部分小伙伴似乎就在此止步了,总感觉后面的知识很难,自己也很迷茫,也不知道单片机是不是自己所热爱的。
每天就看着led闪呀闪,最多加个按键控制一下,日复一日点灯似乎就成了停滞不前的借口!
2
固件烧录攻城狮
此阶段的小伙伴应该熟悉了MCU的外设功能,照着开发板的学习视频或者书籍努力的往高级例程学习。
每个例程都只是把视频或者书籍看一遍,示例程序烧录一遍,然后欣赏一下实验效果,似乎就告诉自己学会了,继续下一个例程。
然而一旦要把一些功能结合起来或者需要移植一下,又或者是换一个开发板,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样就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苦恼和迷茫中,在网上搜索相关学习方法又是各种劝退,更是雪上加霜。
3
白**客
此阶段的小伙伴大部分都能够根据例程在不同平台上移植使用,也能够修改一些程序来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过一旦需要徒手写个程序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遇到问题请教他人也是类似于"这个程序是不是修改一下引脚就可以使用了?","能不能帮我搭个框架?我往里面填代码就行了"等等之类的。
4
记流水账
如果把编程类比与写文章,那么处于这个阶段的小伙伴就是在“记流水账",开发一个功能没有任何设计可言,建立好工程就直接开始敲代码。
敲三行删两行;
全局变量随便定int a,b,c,d......;
局部变量满天飞;
代码一口气写到底,一个函数写上好几页;
if_else一个套一个,最后把自己都绕晕倒了。
。。。。。。
5
仿真小能手
这种境界的小伙伴开始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项目,也有一定的软件设计基础和思路,但对代码的全局把控能力不够,一旦遇到程序bug便不知道从何开始排查,只能老老实实插个仿真器一步一步的调试!
6
吹水先生
这类小伙伴知识面应该相对比较广,对软件设计等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基础技术知识也算扎实。
交流起来倒是头头是道,"这个XXX就那么回事","只要XXX改一下就行了","当时我就是这样解决的,不知道你这个什么情况"等等,对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就支支吾吾,让倾听者更是迷迷糊糊,说不清道不明。
7
bug粉碎机
能够把握已有项目,并且可以熟练的在已有程序中增加需求和解决问题,不过一旦需要他自己设计一个系统便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这类小伙伴大部分都是维护相关项目,代码的转化率比较低,并且不善于总结归纳。
8
百科全书
一般这类小伙伴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并且拥有自己总结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集,能够对问题、需求进行抽象归类从而独立设计软件方案并加以实现。
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本上可以抛开仿真器,通过系统日志数据、源码以及故障现象即可定位问题!
9
技术尖兵
这类小伙伴能够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对代码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包括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等,来进一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能够在已有技术上进行优化革新,突破常规设计,使得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压榨已有硬件,达到产品的最底成本,比如精度和稳定性的大幅度提高;识别算法的灵敏度和正确性的提升等。
能够掌握行业内的尖端技术实现,并且做好技术产品攻关。
10
技术专家
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能够洞察领域内的潮流技术和发展方向,关注学术理论研究进展,一旦有技术从理论到了产品便能够迅速掌握关键实现点,并带领团队进行研发工作,让产品脱颖而出,更加富有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