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AI这方寸之地搞推理加速,既要让模型高效运行,又得受限于有限的算力和存储。下次我讲一下那些被速度问题坑到怀疑人生的惨痛经历,保准让你有新感悟。 在嵌入式设备领域,推理速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推理过程迟缓,用户使用体验将大打折扣,产品竞争力也会大幅下降。为了提升嵌入式设备的推理效率,各方都积极探索并运用了多种实用方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算法优化如同为设备进行一场瘦身与健身的双重改造。 模型剪枝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它就像修剪一棵枝叶繁茂却存在冗余的大树。通过去除那些对最终结果影响微乎其微的神经元和连接,让模型结构更加简洁轻便。如此一来,计算量显著降低,推理速度自然得以提升。一个原本规模庞大的图像识别模型,经过剪枝处理后,参数数量可能锐减一半,推理时间也会随之大幅缩短。 量化也是常用的优化手段。简单来讲,就是将模型中的高精度数据,如32位浮点数,转换为低精度数据,像8位整数。这就好比把一大袋沉重的沙子换成轻便的小石子,不仅能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还能提升计算速度。而且,如今硬件对低精度数据的支持日益完善,量化后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知识蒸馏则是一种以大带小的巧妙方法。先训练一个大型的高性能模型,让它将自身积累的“知识”传授给一个小型模型。这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领年轻徒弟,徒弟能够快速掌握关键技巧。小型模型在保持一定精度的同时,结构更为简单,推理速度更快。 硬件加速:借助外力,突破性能瓶颈 硬件加速犹如为设备装上了强大的推力器。 专用集成电路ASIC是针对特定任务量身打造的硬件。它针对推理过程中的常见运算进行了高度优化,如同一位专业的短跑运动员,在短距离冲刺中具有绝对优势。以谷歌的TPU为例,它是专门为机器学习运算设计的,在处理大量矩阵乘法等运算时,速度比传统CPU快了好几个数量级。
图形处理器GPU原本是为图形渲染而设计,但它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使其成为推理加速的得力工具。在处理图像、视频等数据时,GPU能够同时对多个像素点进行运算,大大缩短了推理时间。因此,许多嵌入式设备都会配备GPU来提升推理性能。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重新配置硬件电路,就像一个万能工匠,能够快速打造出适合各种任务的工具。在推理加速方面,FPGA能够依据具体的模型结构进行优化,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 曾经有一个项目,旨在开发一款用于实时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摄像头。起初,团队没有充分重视推理速度的优化,使用的模型较为复杂,且未采用任何硬件加速措施。在实际测试中,摄像头识别一张人脸需要数秒时间,这在现实应用中完全无法接受。试想,一个小偷在摄像头前停留数秒才被识别,安防系统的作用将大打折扣。这次经历让团队深刻认识到推理加速的紧迫性。后来,他们通过模型剪枝、量化以及使用GPU加速等方法,成功将推理时间缩短至毫秒级别,产品才得以顺利推向市场。 嵌入式推理加速需要算法优化和硬件加速协同发力,同时要从过往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持续改进,才能让嵌入式设备在推理性能上实现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