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光源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与重复性的关键。不同实验类型对光谱范围、功率、稳定性等要求不同,因此在光源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科学判断。 一、实验室光源类型与特点 目前实验室常用光源主要包括氙灯光源、汞灯光源和LED光源三大类。 氙灯光源的光谱连续且接近自然太阳光,是进行光催化、光电化学等模拟太阳光实验的理想选择; 汞灯光源以高强度紫外辐射著称,常用于光化学反应和材料老化测试; LED光源具有单色性好、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特定波段的高效激发。 二、不同科研应用的光源选择建议 在光催化研究(如光解水、CO2还原)中,应选择全光谱氙灯光源配合AM1.5G滤光片,以模拟太阳光照; 在光化学反应或光合成实验中,汞灯和窄带LED光源能提供更精准的波长激发; 在光电测试(如IPCE、IV曲线测试)中,对光强稳定性要求极高,推荐使用高稳定度氙灯光源; 而对于长期运行的材料老化或连续照射实验,LED光源因其高寿命特性而更具优势。 三、重点推荐:泊菲莱 Microsolar 300 氙灯光源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Microsolar 300 氙灯光源,是一款专为科研实验设计的高性能氙灯系统。该产品可实现高能量密度、长时间连续照射,并具备恒定电流输出模式,确保光强与功率的稳定。 Microsolar 300 采用光学光反馈技术,可自动调节辐照强度,实现恒光辐照度输出。结合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与全数字化电路设计,灯箱支持程控模式和光控模式两种工作方式,可灵活应对不同实验需求。 在散热方面,Microsolar 300 采用铜铝结合结构与优化的轴向散热设计,搭配温度传感器和延时风扇控制系统,散热性能优越,有效延长灯泡寿命。液晶屏可实时显示辐照强度及灯泡使用时间,方便实验管理。
Microsolar 300氙灯光源
四、技术参数与性能优势 光谱范围:320~780 nm(可扩展至2500 nm) 输出功率:300 W(可调范围150~300 W) 稳定性:长周期辐照不稳定性 ≤ ±3%(8小时) 光输出:50 W,总光功率中可见区19.6 W,紫外区2.6 W 灯泡寿命:>1000小时(满足光催化常规实验强度要求) 安全保护:具备过载、过流、风扇延时、温度监测等多重保护功能 五、适用领域 Microsolar 300 氙灯光源适用于多种科研实验场景: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与制氧(长周期) PEC光电化学测试 光降解气体和液体污染物(VOCs、染料等) CO2光还原与光合成实验 膜光催化与光致变色研究 六、实验室光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泊菲莱科技专注于光源与光反应系统研发,拥有完善的氙灯光源、LED光源及配套光催化系统产品线。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光电化学、材料老化、环境治理等科研领域,提供从设备选型到实验方案优化的全流程技术支持。 无论您从事的是光催化研究、环境光降解实验,还是光电性能测试,Microsolar 300 氙灯光源都能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精准、稳定、可靠的光照解决方案。 七、国际品牌对比参考 在国际科研光源市场中,几家知名厂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在光谱稳定性、系统集成度以及应用配套方面各具特色。 一、Newport(纽波特)/Oriel Instruments(美国) 技术实力:全球光电与光谱研究设备领域的领导品牌,拥有数十年光源系统研发经验。 产品亮点:其氙灯光源和太阳能模拟器在光催化、光伏测试等领域被广泛采用,光谱连续性好,稳定性高。 应用场景:适用于高端科研实验室、材料测试机构及新能源研究中心。 用户评价:性能优异,配件齐全,但价格偏高,适合大型科研机构使用。 二、Asahi Spectra(日本) 技术实力:专注精密光源与光学滤光系统研发,在光谱控制与波长选择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产品亮点:具备高稳定度的氙灯与汞氙灯系列,可实现精确光强控制及多波段输出。 应用场景:常用于光催化、光电化学测试及光谱测量。 用户评价:光谱匹配度高,维护简单,但部分型号交货周期较长。 三、LOT-QuantumDesign(德国) 技术实力:欧洲知名科研仪器供应商,长期为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提供先进光源与测试系统。 产品亮点:氙灯光源具备高均匀度输出,配套滤光模块丰富,兼容性强。 应用场景:适用于精密光学测试、太阳能模拟及光谱测量实验。 用户评价:设备稳定可靠,适合追求高精度数据的科研团队。 四、Heraeus Noblelight(德国) 技术实力:全球领先的特种光源制造商,拥有完整的紫外、可见及红外光源产品线。 产品亮点:氙灯、汞灯和红外灯技术成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研双领域。 应用场景:实验室光催化、材料老化测试、表面处理及光谱分析。 用户评价:产品耐用性高,运行稳定,但系统配置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安装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