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ST产品] TouchGFX升级至4.26版本:持续进化,为STM32嵌入式GUI开发降本提效

[复制链接]
73|2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10-10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M新闻官 于 2025-10-10 23:25 编辑


2025年9月16日,意法半导体正式发布TouchGFX 4.26版本。该版本搭载了一系列UI优化功能,能有效帮助开发人员简化重复性或习惯性操作,例如快速复制字体设置、调整字体排序,以及克隆交互操作等,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

4.26版本核心优化:提升开发体验,降低集成门槛

此前,TouchGFX 4.25版本已推出模拟帧缓冲区功能,但我们留意到,开发人员在将这一功能集成至现有应用时仍存在操作难点。为此,本次4.26版本更新重点围绕体验优化展开:
  • 一是新增对Clang C++编译器的支持,目前该编译器已可直接在STM32CubeIDE的TouchGFX项目中使用;
  • 二是优化可缩放图像控件,无论采用软件渲染还是NeoChrom GPU加速方式,图像渲染时间均能减少30%,大幅提升界面运行流畅度。

回顾4.25版本:模拟帧缓冲区技术,开启单芯片GUI新可能
今年早些时候,意法半导体发布了TouchGFX 4.25版本。该版本重磅推出模拟帧缓冲区(专利申请中)功能,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将显示图像切分为数据块,并采用无需依赖显示屏自身图形RAM的内存映射技术,显著降低了内存占用空间。这一技术突破带来了关键价值——此前必须依赖外部RAM才能运行的系统,如今可直接在单芯片板上稳定运行,大幅削减了硬件材料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意法半导体已在中间件层级完成该技术的集成,开发人员无需复杂调试,仅需在TouchGFX Generator中选择对应选项,即可快速评估该功能的适用性并直接应用。同时,这一功能也推动工程师更严谨地评估“帧缓冲区策略与应用场景的匹配度”——而这一关键环节,在此前的开发流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

常见帧缓冲区策略及其适用场景

双帧缓冲区
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图像在显示屏上的渲染机制。但这种疏忽可能带来高昂代价——因为帧缓冲区的类型,会对系统的内存配置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双帧缓冲区为例,它需要在内存中同时存储两个完整的帧缓冲区,通过这种设计确保画面渲染流畅、避免出现画面撕裂问题。但从实际内存占用来看,一幅标准24位色深、1024×600分辨率的10英寸显示图像,单帧就需占用近4MB内存,双帧缓冲区则需翻倍占用,这在内存资源本就紧张的系统中,通常难以实现。因此,双帧缓冲区方案并非普适选择,其更适合应用于特定场景:即配备大尺寸显示屏、需运行高级图形界面,且系统本身就已配置大容量外部RAM的设备。

单帧缓冲区
一种折衷方案是仅采用单个完整的帧缓冲区。该方案的显著优势在于,能直接将内存占用量降低50%,大幅减轻系统内存压力。不过,单帧缓冲区也存在明显局限——屏幕在刷新过程中出现画面撕裂的风险会相应升高,但这个问题可通过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例如,开发人员可通过限制动画复杂度、适当降低屏幕刷新频率,同时借助DMA2D加速(即STM32芯片上的Chrom-ART技术)优化数据处理效率,以此平衡性能与画面稳定性。这类方案在嵌入式系统的中级图形应用中比较常见;对于屏幕尺寸较小、且对UI流畅度要求不高的场景,单帧缓冲区更适用,甚至基本不会出现画面撕裂的风险。

部分帧缓冲区
与之类似,另一种可行方案是采用部分帧缓冲区——该功能早在TouchGFX 4.12版本中便已引入。顾名思义,其原理是系统内存中仅存储画面需要更新的那部分帧缓冲区数据,而非完整帧,这一设计可进一步降低内存占用量。不过,该技术存在一个关键前提:显示屏必须配备图形RAM(简称GRAM),且这块GRAM需具备存储整个帧缓冲区数据的能力。原因在于:显示屏在渲染图像时,必须调用完整的帧缓冲区数据才能完成显示。因此,即便使用部分帧缓冲区能减少嵌入式系统自身的RAM需求,但“显示屏GRAM需存储完整帧缓冲区”这一硬性限制,始终无法规避。

TouchGFX 4.25模拟帧缓冲区策略详解
TouchGFX 4.25版本推出的模拟帧缓冲区,工作原理与部分帧缓冲区相近,但核心优势在于无需依赖显示屏的GRAM。这一功能的实现,依托于意法半导体图形框架对特定硬件资源的整合——具体而言,是通过调用LTDC(LCD-TFT显示控制器),以及集成在STM32H7R/S、STM32H7A/B、STM32U5系列,还有新发布的STM32N6系列MCU中的Chrom-GRC IP图形内存管理单元来达成。由此可见,模拟帧缓冲区的落地,关键在于借助了STM32器件中的最新IP技术;而从开发体验来看,意法半导体已在中间件层级完成该功能的集成,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底层调试,只需在TouchGFX Generator中选择“启用模拟帧缓冲区”选项,即可直接应用该功能,操作门槛大幅降低。

新的内存管理系统
简而言之,TouchGFX通过内存管理单元(MMU)对地址空间进行映射,实现了整个帧缓冲区的“虚拟化”——无需实际存储完整帧缓冲区数据。当系统需要访问帧缓冲区时,内存管理单元能精准识别需求并提供对应数据。

5206568e924aa009cc.png
TouchGFX 4.25模拟帧缓冲区的新虚拟内存管理机制与部分帧缓冲区的原理相似,使用这一虚拟内存管理机制时,开发人员需将显示区域划分成若干等份(例如四等分或八等分),以此优化UI更新。分块越小,开发团队对显示区域的控制粒度越精细,但相应的操作计算强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程序员需结合实际屏幕更新范围,在系统性能与显示效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显示交互与反馈
另一方面,意法半导体的LTDC(LCD-TFT显示控制器)会持续读取内存管理单元(MMU)写入的像素数据,并通过并行RGB或MIPI DSI等接口,将模拟帧缓冲区的内容传输至显示屏。若系统无法在16毫秒内完成全屏刷新,图像便会出现明显的画面撕裂问题。不过,这一特性若运用得当,也能转化为技术优势。从适用场景来看,模拟帧缓冲区更适合UI元素相对静态的场景。当使用条件匹配时,该技术节省的内存空间效果显著——足以省去外部RAM,仅依靠MCU自身内存即可支撑系统运行。例如,以往驱动720p或1080p分辨率的高画质UI显示屏,通常需要依赖微处理器;如今借助意法半导体的模拟帧缓冲区技术,仅用MCU就能轻松实现。进一步来说,若应用场景以快速信息更新(如状态实时刷新)为主,且对动画效果需求极少,那么在内存中始终保存完整帧缓冲区就完全没有必要。这种情况下,模拟帧缓冲区能提供更高效的内存利用方案,让系统仅通过MCU加更少RAM的配置即可稳定运行。因此,开发过程中若遇到画面撕裂问题,可将其看作框架发出的“优化提示”——这意味着需要移除部分非必要动画,或切换至其他更适配的帧缓冲区策略(具体可参考我们关于帧缓冲区策略的专项文档)。所有帧缓冲区策略均可在TouchGFX Generator中直接选择,策略间的切换操作十分轻松,无需复杂的底层调整。


实际应用
自TouchGFX 4.12版本推出部分帧缓冲区技术五年后,我们的团队再次推出优化升级的模拟帧缓冲区方案,为单芯片设计拓展了全新可能性。这一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TouchGFX对STM32器件内置IP的深度运用:通过优化内存使用效率,直接帮助降低硬件材料成本;同时也显著降低了GUI开发门槛——以往因外部RAM模块成本过高,而不得不放弃采用图形界面的项目,如今借助该方案可轻松实现图形化设计。验证帧缓冲区策略实际效果最佳方式是在兼容的开发平台(如STM32H7S78-DK开发板)上,对模拟帧缓冲区策略进行实测,直观观察应用运行是否流畅稳定。在内部测试阶段,我们在上述开发板上仅依靠内部RAM完成了概念验证,结果显示:在800×400分辨率下,系统整体表现十分优异。测试中唯一出现屏幕撕裂的场景,仅发生在运行实时统计数据展示功能时。我们分享这一实测案例,核心目的是帮助开发者社区更清晰地理解:并非所有应用场景都适配模拟帧缓冲区策略。但对于适配该策略的应用而言,它能为嵌入式系统带来显著价值——运行效率更高,成本性价比更突出。例如,下面图片呈现的电梯UI界面基于720p显示屏与STM32H7芯片搭建,全程仅使用嵌入式RAM运行;这样的方案在模拟帧缓冲区技术出现之前,是完全无法实现的。

1769668e924c317140.png
基于TouchGFX 4.25模拟帧缓冲区实现的UI界面

TouchGFX 4.25版本的其他重磅升级
TouchGFX 4.25同时还引入了位图字体压缩,进一步减少UI内存占用。当系统出于性能考量必须使用位图字体时,该功能可作为矢量字体的理想替代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新的压缩技术可将位图字体的内存占用减少20%到80%。例如,一个包含大量汉字的字体文件可实现40%的体积缩减;而对于字符集较小但尺寸较大的字体(如110磅Verdana),其内存占用可从约40KB降至仅8KB。


2332468e924ed88d81.png
TouchGFX Designer新增位图字体压缩系统选项此外,新版TouchGFX还增加了对CMake与IAR 9的支持,进一步优化开发流程。CMake作为一套开源工具集,能够协助开发人员完成软件编译、测试与打包等工作。因此,该集成将有助于工程师轻松实现项目跨平台移植,更方便与团队成员共享开发成果,从而简化开发操作。


 楼主|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10-1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STM新闻官 发表于 2025-10-1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简介:您的嵌入式应用将得益于意法半导体领先的产品架构、技术、多源产地和全方位支持。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含低成本的8位单片机和基于ARM® Cortex®-M0、M0+、M3、M4、M33、M7及A7内核并具备丰富外设选择的32位微控制器及微处理器。

1391

主题

1687

帖子

24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