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贯穿了英飞凌的始终。30年深耕从无锡封装厂到深圳智能应用中心,本土化生产和生态圈全面开花,英飞凌的MCU领域从PSoC、XMC到AURIX等多系列齐头并进。你们咋看英飞凌的这波本土化大招?用英飞凌的MCU,开发我们本地化的产品,搞定本地供应链稳如磐石。快来论坛晒晒你与英飞凌MCU的30年故事、开发神技、测试demo,和一路携手走来的成长历程!
请大家思考关键问题
- 您用英飞凌MCU(如PSoC、XMC或AURIX系列)搞过啥中国市场定制项目?比如从选项评估到产品上线的全过程有多炸?
- 芯片短缺或物流卡点时,咋用本土化生产翻盘?踩过啥“全球化依赖”的坑,或分享30年来的测试与开发心得?
- 蒲公英俱乐部和创新应用中心,能咋帮你的MCU项目提速?想要啥本地化支持,或回顾哪些demo和产品故事?
- 用英飞凌MCU打造啥“为中国”方案?超低功耗IoT设备、车载智能控制,还是机器人应用的神器?分享你的工程师视角!
- 英飞凌的本土化团队+德国品质,咋让你的项目兼顾“中国速度”和高可靠性?从电子工程师的方方面面聊聊30年变迁?
欢迎大家参考以下方向回帖讨论!
- 秀出你用英飞凌MCU开发的本土化项目,比如新能源车控制系统的“硬核”时刻,或分享一个30年老项目的升级故事!
- 英飞凌的本土化战略,激发了你啥MCU开发创意?谁的idea最能“为中国”,从选项到产品的全链路分享?
- 下一代MCU本地化方案能玩啥?超高性能车规级芯片、AIoT全能王,还是工程师们期待的更多故事与demo?
话题奖励:
1、凡有效参与话题讨论的回帖者均可获得100家园币奖励
2、抽取2位发表优质回贴的友友奖励500家园币
活动时间:2025.10.14——1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