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U3] STM32U3 为什么有多少种封装形式啊?

[复制链接]
584|10
StarStory 发表于 2025-10-2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M32U3 为什么会涉及多种封装形式啊?用这些的封装(LQFP、QFN、WLCSP 等)的尺寸特点与 PCB 设计要求是啥啊?

公羊子丹 发表于 2025-10-29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封装多主要是为了适配不同成本和空间需求吧。比如 LQFP 适合原型板和调试,WLCSP 就是为了极限小型化产品用的。选之前最好想清楚焊接方式和测试手段。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10-29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过 U3 的 QFN48,焊盘太细了,手焊挺难的,建议上锡膏+回流。小封装的好处是省板子面积,但散热和信号引出要更细心。
帛灿灿 发表于 2025-10-29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同封装除了尺寸差异,电气性能也会略有不同,像 WLCSP 的引脚电感更小,高速信号性能更好,但对 PCB 层叠要求高。
童雨竹 发表于 2025-10-2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很多人选 LQFP 主要是为了开发方便,封装脚距大点,不容易焊错。后期量产再切换到 QFN 或 WLCSP 比较常见。
万图 发表于 2025-10-29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U3 系列的 WLCSP 特别适合穿戴式设备,我看 ST 官方有手环类 demo 板就是这种封装,整板厚度能控制在 0.8mm 以下。
Wordsworth 发表于 2025-10-29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要画板,QFN 要特别注意焊盘中间的散热焊盘(exposed pad),那块最好用多个过孔导热,不然芯片发热会偏高。
Bblythe 发表于 2025-10-2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先下官方的封装库对照 datasheet 里的推荐焊盘尺寸,有的 LQFP 引脚形状有细微差异,容易出焊桥。
Pulitzer 发表于 2025-10-29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项目里切换过 LQFP64 到 QFN48,最大的坑就是引脚分布变了,原理图得重画,不是简单替换封装那么容易。
Uriah 发表于 2025-10-2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经验是,QFN 的信号完整性好一点,但测试点不好引,调试时最好在外围留测试焊盘。
Clyde011 发表于 2025-10-29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ST 的封装文档挺详细的,搜索 “AN4760 PCB design guidelines for STM32 MCUs” 那份,里面有热设计、走线间距、铜厚建议,都挺实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

主题

94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