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广播、音视频系统、舞台扩声、会议系统及监控传输线路中,音频信号线往往布设距离较长,极易受到雷击感应电磁脉冲(LEMP)、开关浪涌和地电位反击的影响,从而导致功放设备、调音台、控制主机等精密电子系统损坏。为此,必须在信号通道入口处安装音频信号接口浪涌保护器或射频信号音频接口浪涌保护器,以保证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二、两者的定义与区别
(1)音频信号接口浪涌保护器(Audio SPD)
音频信号接口浪涌保护器主要用于低频音频信号线路(20 Hz~20 kHz),典型应用包括平衡式(XLR接口)、非平衡式(RCA接口、TRS接口)音频传输。
其主要特征是:
设计频宽:DC~100 kHz;
特征阻抗:一般为600 Ω;
传输类型:差分或单端;
保护对象:模拟信号线与地之间的雷击浪涌电压和感应脉冲电流。
(2)射频信号音频接口浪涌保护器(RF Audio SPD)
射频信号音频接口浪涌保护器通常用于高频调制传输系统,例如无线麦克风天线放大器、广播发射机、射频音频传输模块等,涉及的频段为几十kHz至数百MHz。
其特点是:
设计频宽:DC~300 MHz;
特征阻抗:50 Ω或75 Ω(依据系统而定);
接口类型:BNC、N型、TNC等;
保护方式:利用高频通透结构与低电容气体放电管/TVS器件实现射频信号无畸变防护。
(3)两者核心区别对比
工作频率范围:20 Hz~20 kHz,DC~300 MHz
信号类型:模拟低频,高频射频(调制音频)
接口形式:XLR、TRS、RCA,BNC、N、TNC
阻抗匹配:600 Ω平衡制,50 Ω或75 Ω
主要器件:TVS+GDT+共模电感 GDT+气隙电容+高频低电容TVS
典型残压:(8/20 μs)≤15 V,≤50 V(高频可调)
插入损耗:≤0.2 dB,≤0.3 dB(100 MHz)
应用场景:扩声系统、录播、会议系统,无线音频、广播射频链路
综上所述,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信号频段、阻抗特性和器件选型上。前者侧重低频信号线的线性传输保护,后者则兼顾高频匹配与防雷性能。
三、地凯科技音频信号浪涌保护器工作原理解析
(1)音频信号接口浪涌保护器原理
典型结构为多级限压+差模共模保护:
初级保护:采用气体放电管(GDT)泄放大电流浪涌(8/20 μs波形电流峰值10 kA),瞬间将高压能量引向地线;
中级保护:使用压敏电阻(MOV)或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快速钳位残压;
终级滤波:通过共模电感与低通滤波网络抑制高频干扰并实现信号隔离。
典型参数:
最大通流容量(Imax):10 kA(8/20 μs);
标称放电电流(In):5 kA;
限制电压(Up):≤15 V;
响应时间:≤1 ns;
绝缘电阻:≥100 MΩ;
工作电压:±5 V或±12 V信号线路。
(2)射频信号音频接口浪涌保护器原理
该类SPD采用高频贯通结构,其中心导体与屏蔽层之间并联低电容放电管或气隙放电单元:
GDT放电:当雷击感应电压超过击穿值(约230 V)时,放电管导通,将浪涌电流泄放至地;
RF匹配网络:内部采用同轴结构,保持50 Ω或75 Ω阻抗匹配;
残压钳制:采用高频TVS(电容<1 pF)控制射频通道电压,确保信号不畸变。
典型参数:
工作频率:DC~300 MHz;
通流容量(Imax):5 kA(8/20 μs);
电压保护水平(Up):≤50 V;
插入损耗:≤0.3 dB(100 MHz);
反射损耗:≥20 dB;
连接方式:BNC母头/公头、N型等;
外壳防护等级:IP65。
四、地凯科技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1)广播与演播室系统
广播电台和电视演播室的音频链路常跨越多个机房,长距离屏蔽电缆极易感应雷电浪涌。
解决方案:
在调音台输出与功放输入端各安装1只平衡式音频SPD;
接口类型:XLR母头-公头串接;
SPD型号参考:DK-GLSA220系列(In=5 kA,Up≤15 V);
接地方式:SPD接地端通过2.5 mm²铜线连接至等电位母排(R≤4 Ω)。
(2)大型会议中心与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通常采用多级分区传输方式,线缆敷设跨越不同配电回路,存在雷击跨区感应风险。
部署方案:
在主控中心机柜及分控分区前端音频输入口安装音频信号SPD;
多点等电位连接,SPD外壳接地≤10 Ω;
若采用有源传输(如光纤转换),需在模拟音频输入侧安装SPD保护模块。
(3)舞台音响与演出系统
舞台现场布线多为临时架设,信号与电源线平行敷设,受浪涌影响较大。
推荐方案:
使用可移动式音频SPD插接模块(RCA/TRS接口形式);
通流能力≥10 kA,残压≤15 V;
适配现场防水要求,防护等级IP54以上。
(4)无线音频与射频发射系统
射频音频SPD主要用于无线麦克风基站天线输入端、射频音频信号放大器。
安装要求:
SPD安装在天馈线入室端,与馈线连接采用N型接口;
SPD外壳与机架接地良好(接地电阻≤4 Ω);
建议选用带气体放电管与高频低电容TVS的复合结构SPD(Imax≥5 kA,Up≤50 V)。
(5)监控及视频会议系统的音频信号保护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音频通道用于拾音与语音对讲,线路通常与视频信号共槽敷设。五
应用配置:
每路音频输入与输出均安装SPD模块;
可选用RJ45接口复合型SPD(兼容PoE及音频信号),参数:In=5 kA,Up≤20 V;
系统接地方式采用“星形接地”,防止地电位反击。
五、标准依据与设计规范
音频与射频信号SPD的设计和应用应符合以下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GB/T 18802.21-2016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信号网络用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
GB 50343-202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2024版修订)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YD/T 1542-2010 《通信信号线路过电压保护器技术要求》;
其中,SPD安装位置应靠近设备端口,接地线长度应小于0.5 m,采用多股软铜线连接,并确保SPD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系统雷电风险等级计算结果的2倍安全系数。
地凯科技音频信号接口浪涌保护器和射频信号音频接口浪涌保护器虽同属信号防雷器范畴,但其设计思路、频率特性和匹配参数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强调低频线性和残压控制,后者注重高频匹配与低损耗传输。在广播电视、会议音响、无线射频、监控通信等行业中,科学选型与规范安装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