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对于AT32 MCU,除了出厂固化的bootloader,用户也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编写自己的bootloader程随着嵌入式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硬件设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产品本身的安全,防止被hacked。嵌入式系统中,所有的代码和数据都是存储在Flash内部。Flash的特点是可以多次擦写,并且掉电数据不会丢失。为了保护Flash中的数据,很多Flash厂商在内部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寄存器:OTP(One Time Programmable)寄存器,该寄存器只可以编程一次,并且编程后再也无法修改。用户可以在OTP寄存器中保存一些特殊信息,例如产品的软件版本号、硬件版本号、秘钥等等。 这篇应用笔记描述了如何使用带安全库功能的AT32 MCU,来实现类似OTP寄存器的功能。 参考资料: 各型号参考手册的闪存控制器章节 支持型号列表:
1 概述对于AT32 MCU不同的系列,因为功能改进等原因,安全库区的配置使用可能有所差异。用户使用OTP功能主要目的是需要将一些特殊数据保存其中,在需要时可以读取,并且不允许修改和擦除。 目前AT32 MCU的安全库区根据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区域 l 仅允许I-Code总线读取指令的区域(I-BUS area) l 仅允许D-Code总线读取数据的区域(D-BUS area) l 允许I-Code和D-Code总线读取的唯读区域(READ-ONLYarea) 只要包含允许D-Code总线访问的区域,其特点就是允许读取数据,不允许擦除或者修改(除非原应用设计者输入自定义秘钥KEY解除slib进行全部擦除),达到OTP功能的效果。所以只要设计者将需使用OTP功能的数据保存在允许D-Code总线访问的安全库区域,就能达到只允许读取,不允许擦除和修改的目的。 2 操作说明根据AT32 MCU的安全库区结构划分,必须将要保存的OTP数据放置在允许D-Code总线访问的区域(D-BUS area或者READ-ONLY area)。 2.1 通过代码操作Demo中403A的AT-START开发板上,演示如何开启slib,并将数据放在slib的D-Code区域。 执行流程及说明: 1) 按USER键触发; 2) 如果程序首次执行(MCU处于slib disable状态),顺序往下执行步骤3,如果程序非首次运行(MCU处于slibenable状态),跳转到流程步骤7进行; 3) 配置slib,包括password和range; 4) 写入OTP数据到slib的D-code区域; 5) LED2/3/4会同时亮起; 6) 按RESET键复位,重新执行流程步骤1; 7) 此时OTP功能生效,因为slib已开启,无法再次配置slib,也不能擦除或者修改对应区域数据,LED2亮起; 8) 按USER键触发; 9) 关闭slib(当程序在flash运行时,执行该步骤会触发flash mass erase,程序无法再继续运行),执行系统复位,结束演示。 注意事项: l demo中定义256字节数据作为OTP数据,选择的slibD-Code区域是对应系列MCU可设置slib范围的最后一个sector。关于不同系列MCU的slib可设置范围,可以参看对应的AT32各系列安全库区(SLIB)应用指南。 l 演示完成后,关闭slib是为了方便后续MCU调试使用。真实应用时slib OTP功能开启会不再disable。 2.2 通过ICP/ISP等工具操作通过Artery的ICP/ISP等上位机软件可以更方便的实现该功能,在烧录项目文件时,将需保存的OTP数据一起烧录,完成slib OTP功能。 以ICP工具在线烧录为例,步骤如下:
1) 添加对应烧录文件:LED.bin为项目文件,OTP_DATA.bin为需要保存的OTP数据; 2) 配置对应slib参数,开始下载; 3)验证OTP功能:执行主存储擦除,擦除后读取OTP数据存储位置,数据无法擦除,仍然有效。
备注:本文档仅供有需要的伙伴们参考,如需更详细内容或操作步骤,可访问雅特力官网获取:https://www.arterytek.com/cn/support/index.jsp?index=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