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直是最难标准化的环节。 尤其在涉及危化品的实验环境中,试剂种类多、流转频繁、责任人不固定,人工登记与纸质台账的方式往往只能做到“事后可查”,而在事中、事前阶段几乎无法做到及时监控。 部分机构开始探索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希望借助自动识别和数据追溯手段,将危化品的管理环节从“人工登记”转向“系统识别、自动记录”。
本期,斯科信息针对实验室场景,发布一套“基于RFID技术智能化解决方案”,并融合了AI算法、人脸识别、称重传感、数据追溯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对危化品、试剂、出入人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无论是物品出入、人员权限,还是实时监控、数据追踪,都能做到“可查、可控、可溯”,重新定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边界。
一、RFID智能设备落地方案
1、RFID智能危化品柜 CK-GWHA智能危化品柜结合RFID识别、人脸识别与称重模块,解决了危化品“账实不符”和“取用无记录”的管理痛点。
主要技术特征: 双人双锁安全机制:支持刷卡 + 人脸识别双重认证,可设定权限角色,确保高风险试剂需双人同时确认方可开柜。 自动盘点与记录上传:每次柜门关闭后,系统自动进行RFID盘点,平均速率约400 pcs/s,可实时上传出入库信息,无需人工操作。 气体与环境监测:内置VOC气体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可对有毒气体泄漏进行声光报警;柜体采用PP阻燃材质并具防腐设计。 可级联扩展:支持多柜联网管理,通过以太网或WiFi实现集中控制。
2、RFID智能称重台 在危化品使用过程中,单纯的出入记录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消耗情况。 CK-DP14G RFID智能称重台通过“RFID识别 + 高精度称重”的组合,实现对试剂使用量的实时记录。
主要技术特征: 识别与称重一体化:台面集成RFID天线,可在放置试剂的同时自动识别标签信息;称重精度可达1g级,支持1g–30kg范围。 多种认证方式:支持人脸识别、刷卡、指纹登录,确保每次称重操作都有明确责任人。 快速响应:响应速度1秒内完成识别和数据写入,可同步试剂重量变化与操作人信息。 信息登记与改写:用户可在称重界面直接完成标签注册、信息录入或修改,实现现场快速更新。
3、RFID安全门禁 实验室安全不仅在物品,也在“人”。 CK-T2B RFID安全门禁系统以UHF超高频识别技术为基础,配合AI算法识别与EPC过滤机制,实现对人员与物品的精准通行管控。
主要技术特征: 识别速度与范围可调:识别速率超过500次/秒,范围可调至10米以内,并可设定前后识别宽度,避免串读。 智能过滤与报警:可设置多组EPC合法过滤规则,当未经授权的物品被带离实验室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 云端统一管理:支持MQTT协议,可与后台平台对接,实现远程监控、门禁状态上报及参数配置。
二、软件管理系统 通过完整的RFID智能管理系统,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从分散记录向统一、可追溯的数据化管理转变。
系统能够带来以下关键效果: 自动盘点:每次柜门关闭即可统计库存,数据实时同步; 使用闭环:从物品取用、称重到归还,全程自动记录; 权限控制:不同人员对应不同操作范围,防止误用或未授权操作; 预警提醒:库存不足、过期或异常使用信息实时推送; 数据追溯:所有操作可生成记录报告,便于审计和责任确认。
借助这些功能,实验室不再依赖人工经验进行安全管理,而是以数据为核心进行决策,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风险。
三、管理流程
第一阶段:入库与信息注册(在RFID智能称重台完成)信息录入: 将新采购的危化品放置在RFID智能称重台上。操作人员在管理系统中输入危化品信息,如名称、规格、MSDS、保管人、供应商等。 绑定与发签: 称重台通过其内置的RFID读写器,将上述信息写入一个高频(HF)或超高频(UHF)RFID标签中。该标签与容器当前重量(皮重)绑定。 粘贴标签: 将RFID标签牢固地粘贴在危化品容器上,完成“一瓶一码”的身份赋予。
第二阶段:存储与监控(在RFID智能危化品柜完成)自动感知入库: 将已贴标的危化品放入RFID智能危化品柜。柜内多层分布的RFID天线会自动扫描并识别所有放入物品的ID和位置,同时称重模块会记录当前总重(毛重)。 数据实时同步: 扫描和称重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上传至中央管理平台,自动更新库存台账,实现库存数量与重量的精确、实时可视化。
第三阶段:领用与出库安全(涉及智能柜与安全门禁)领用审批: 用户在系统提交领用申请,经负责人审批通过。 授权取用: 授权人员通过刷卡、刷脸或密码等方式打开智能柜。取出所需危化品。 自动记录: 关门后,柜子再次自动执行RFID扫描和称重,通过比对取用前后的重量差和物品信息,自动记录领用人、时间、物品、取用重量等,生成出库记录。 安全门禁核查: 人员携带危化品通过RFID安全门禁时,门禁的RFID读写器会快速读取所有试图带出物品与人员工卡的标签信息。 AI算法将RFID读取到的物品信息与系统中的领出记录进行实时比对: 合规情况:物品已被合法领出,人员身份匹配 → 正常放行。 违规情况:发现未授权或未登记的危化品被携带 → 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抓拍图像、记录事件,通知安全员处置。
第四阶段:归还与报废(闭环管理)归还/报废操作: 将空瓶或余料带回,在RFID智能称重台上进行操作。称重台读取标签并更新容器状态(如“空瓶”或“余料”重量),数据回传平台,完成本次领用的闭环。报废流程类似,登记后移至废品区。
四、结语 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的核心,不是用更多设备去替代人,而是用技术减少不可控。 RFID系统让管理者清晰掌握每一瓶危化品、每一次称重、每一名操作人员,信息实时可查、可控、可溯,使实验室安全和效率同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