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计算一下:
假定频率的变化范围是50±0.5Hz(由冲击负荷引起的),也就是说49.5—50.5Hz。
对于49.5Hz来说,其半周期的时间是:1000ms/49.5/2≈10.1ms
对于50.5Hz来说,其半周期的时间是:1000ms/50.5/2≈9.9ms
两者的时间差为0.2ms。
如果说控制角比较小,例如30°左右(也就是导通角比较大,150°左右),相当于触发延时1.67ms
对于49.5Hz来说,控制角是:(180°/10.1ms)×1.67ms≈29.76°
输出电压是:220×0.45(1+cos29.76°)≈184.94V
对于50.5Hz来说,控制角是:(180°/9.9ms)×1.67ms≈30.36°
输出电压是:220×0.45(1+cos30.36°)≈184.42V
也就是说同样的延时1.67ms触发,输出电压变化只有0.52V,变化了不到0.3%
所以说在控制角比较小时,也就是输出电压比较高时,电网频率的变化对输出电压影响很小。
但是如果说控制角比较大时,比如说162°左右,相当于触发延时9ms时。
对于49.5Hz来说,控制角是:(180°/10.1ms)×9ms≈160.40°
输出电压是:220×0.45(1+cos160.40°)≈5.74V
对于50.5Hz来说,控制角是:(180°/9.9ms)×9ms≈163.64°
输出电压是:220×0.45(1+cos163.64°)≈4.01V
也就是说同样的延时9ms触发,由于电网频率的变化,可能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有1.73V,相对变化达35.49%。所以说当控制角比较大时(输出电压比较低时)电网频率的微小波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再加上高次谐波的污染造成的波形畸变、电压波动等原因,低压输出时灯泡的“闪”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