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个运放构成的低通滤波器

[复制链接]
7126|32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低通滤波器是什么拓扑,第一次见到,仿真了下截止频率在几个H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识太少,我就知道几个常用的;这个我没遇见过,帖子我先收藏,要是搜索到了线索,我就贴在这里。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4 22:06
我知识太少,我就知道几个常用的;这个我没遇见过,帖子我先收藏,要是搜索到了线索,我就贴在这里。 ...

好的
nqyijian 发表于 2012-12-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你们太逗了

评论

神一样的回帖,神秘莫测,颇具屌丝风格。  发表于 2012-12-5 21:18
qqfishboy 发表于 2012-12-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咋不完整????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放应该是起电容倍增效果吧:lol
MCU52 发表于 2012-1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推了下传函,分母是三次项,分子是二次项,
在直流和无穷大频率时输出都是0,是带通?有空仿真下。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MCU52 发表于 2012-12-5 12:38
大致推了下传函,分母是三次项,分子是二次项,
在直流和无穷大频率时输出都是0,是带通?有空仿真下。 ...

仿真来看是个低通,截止频率几个Hz
GavinZ 发表于 2012-12-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vinZ 于 2012-12-5 22:23 编辑

我也学习了下,直观上看,第一个电容是“对虚拟地的电容”,第二个暂时起个名字叫“有源电容”吧,与R3构成低通系统;

正如MCU52说的那样,我也认为这个系统由2个零点和3个极点构成。不过应该是低通;要是带通的话,我觉得应该在0Hz处有个零点,而这个电路是没有的。况且,直观上看,这个电路可直接通过直流信号。
edwardppq 发表于 2012-12-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上这么认真,仿真了下,截止信号大致在12Hz以下
MCU52 发表于 2012-1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CU52 于 2012-12-6 21:04 编辑

哦我知道原因了,我推算的是运放输出与输入的比,而楼主的输出不同传函VO/VI=1/(R1*R2^2*C^3*S^3+2R1*R2*C^2*S^2+2R1*C*S+1)
是个三阶的有源LPF.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思路看不出来,不过反向计算能提供不少信息,尤其是零极点分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MCU52 发表于 2012-12-6 12:36
哦我知道原因了,我推算的是运放输出与输入的比,而楼主的输出不同传函VO/VI=1/(R1*R2^2*C^3*S^3+2R1*R2*C^ ...

三阶的有源LPF啊,原来单个运放也能三阶呢,以前常见sallen-key和多反馈拓扑都是二阶的。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6 20:26
设计思路看不出来,不过反向计算能提供不少信息,尤其是零极点分布。

设计思路不知道啥思想,也不知道怎么具体算的,你这图是用什么软件仿真的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2-12-5 22:21
我也学习了下,直观上看,第一个电容是“对虚拟地的电容”,第二个暂时起个名字叫“有源电容”吧,与R3构成 ...

这个低通也是在我们机器上看到的,可惜做这图的人已经走了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6 20:26
设计思路看不出来,不过反向计算能提供不少信息,尤其是零极点分布。

看这图的响应应该是巴特沃斯类型的吧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MCU52 发表于 2012-12-6 12:36
哦我知道原因了,我推算的是运放输出与输入的比,而楼主的输出不同传函VO/VI=1/(R1*R2^2*C^3*S^3+2R1*R2*C^ ...

俺媳妇离多远就看出来了:表达式中R1和R3弄反了。
我告她说:人家推导公式原理图标号与楼主不同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MCU52 发表于 2012-12-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LS童鞋对头,基本上扫一眼按重画图,后面的两电容相等都当R2鸟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老伴是学经济学的,与学电路的基本聊不到一块去,没有共同话题,后来想法构成“交集”:她教我经济学,先学微观再学宏观;而我教她看电路,尤其是传递函数,像楼主这种简单电路,她也基本扫一眼就能直接写出表达式来了。
 楼主| jjxpeng 发表于 2012-12-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2-12-6 21:43
俺媳妇离多远就看出来了:表达式中R1和R3弄反了。
我告她说:人家推导公式原理图标号与楼主不同而已,有 ...

都是高手啊,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不是我没来过,只是无缘留下。

13

主题

166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