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保留一段做指针(也就一个计数器,多少位自己看着办),用于指示上次数据存储的分区;后面做分区,用于存储你的掉电数据。然后第一个1,000,000次写到第一分区(最好不要写到1,000,000),此时指针为0,标识有效数据在第一分区,第1,000,001 - 2,000,000次数据存储在第二分区,此时指针为1,表示有效数据在第二分区。好了,这样就多了一倍了。不够?在加多几个分区,直到够为止。
如果你怕数据不安全,还可以加多几份备份。反正你那个计数器也占不了多少空间。
PS:掉电数据还得包含掉电次数统计信息,不然你无法直到什么时候分区寿命差不多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