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鉴于MEGA48糟糕的性能指标,被迫放弃

[复制链接]
4931|49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ewuyi|  楼主 | 2007-7-14 0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奈之下,暂时只能用MEGA8顶……

决定:
用完这个CASE,就彻底放弃AVR


可惜:
看了这么多的手册,这些努力不能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效益,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建议:
ATMEL不要再吹了,收起你们的狗皮膏药把,想凭AVR赶超MCP只能是梦一场……

忠告ATMEL:
请不要忽悠你的用户,你忽悠了他,他必然有一天抛弃你……
相关链接:https://bbs.21ic.com/club/bbs/list.asp?boardid=11&t=2594832&tp=%u5173%u4E8EAVR%uFF0C%u600E%u80FD%u4E0D%u8BF4%u70B9%u5E9F%u8BDD

相关帖子

沙发
ayb_ice| | 2007-7-14 09: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早就看清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yewuyi|  楼主 | 2007-7-14 10:55 | 只看该作者

ATMEL在MEGA48的问题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BS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古道热肠| | 2007-7-14 11:05 | 只看该作者

原本打算学AVR的,现行改行学PIC

   看你吃过苦头,我也不想用它了,谢谢你能将这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NE5532| | 2007-7-14 11:12 | 只看该作者

PIC在资源上代替不了AVR,恐龙时代VS 21世纪的差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HotPower| | 2007-7-14 11:57 | 只看该作者

俺不会放弃~~~也不会回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dai_weis| | 2007-7-14 12: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看广告,只看数据手册

只要功能符合要求就可以,否则牛皮顶天也不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gtw| | 2007-7-14 12:58 | 只看该作者

由此

也可以看出,国内多生产便宜货,名声却很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yewuyi|  楼主 | 2007-7-14 13:24 | 只看该作者

没看出AVR MEGA系列怎么21世纪样……

AVR有什么特殊资源是其它MCU没有的?


AVR自诩的32个累加器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很多MCU都使用此种方法,AVR的代码密度并不怎么样……


RC OSC,AD,Vref犹如**肋,功耗也不怎么样,产品的连续性也不怎么样,内部的那个RTC更是**肋中的**肋,位操作也不怎么样……


呵呵,你习惯用它不代表他怎么怎么好,好到成了恐龙时代VS 21世纪的差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qjy_dali| | 2007-7-14 15:5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说实话,AVR的ADC真是差

AVR给我的感觉是功能非常丰富,但是很不可靠。当然,我还是比较喜欢用它,主要还是项目推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hqgboy| | 2007-7-14 16:52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平常人| | 2007-7-14 17:09 | 只看该作者

LZ不要太沮丧,你学的东西没有全浪费,要知道原理是相通的

不同单片机的不同只是他们实现相同功能的方式不同,而我们使用单片机注重的是它的功能而不是他具体的实现方式。

当然,各家单片机的设计思路不一样,设计师的指导思想也会不一样,因此从一家的产品换到另一家的产品,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需要适应这一家的设计思路。

比如你会开车,在中国拿到了驾*,但你到英国就要适应一段时间,因为英国是靠左行驶;交通规则也会与中国略有不同,但应该差别不大,因为设计交通规则的原理是一样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NE5532| | 2007-7-14 17:27 | 只看该作者

9楼,我是两个都在用,应该有一点发言权吧

PIC如果不改内核,C编译器效率上得去?换页都把你换死。打肿脸充胖子,弄了30多条“精简指令”,结果18系列还不是用扩展指令了。

不过PIC的其他地方没有啥可挑的,系列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PIC就是例子,看他活的那个样子,旁人都觉得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NE5532| | 2007-7-14 17:32 | 只看该作者

PS:另外片内RC是用来控制EMC和降功耗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平常人| | 2007-7-14 17:51 | 只看该作者

14楼的说法值得商榷,片内RC在功耗上不比外部晶体振荡器低

甚至可能还要高。

片内RC的主要优势是系统的成本。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yewuyi|  楼主 | 2007-7-14 22:28 | 只看该作者

既然要谈MCP就谈谈好了^^

早期的16系列除了有三个不足:乘法指令、中断入口、堆栈固定;
其余似乎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至于换页,如果你是用C,基本上,编译器都给你考虑了,你基本不需要考虑;
中断的问题至少不会让你的MCU的FLASH、EEPROM写不进去把,用还不成问题的把,而且后续的很多型号都做了改变。
乘法指令在后续的产品中不少都加上了。
PIC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16系列也只能做做简单产品,对于这些应用,其资源一般也足够了,象MEGA48/8那样做功能堆积?堆积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总要保证MCU能正常工作把,现在ATMEL给出的参数就无发保证其MCU正常工作啊……


嘿嘿,俺用的MCU多了,主流的里面也就剩下AVR和ST没用过了,ST没什么吸引我的地方,短时间内没计划玩他,本打算弄个项目把AVR用起来的,现在,嘿嘿……



怕了……

搞完这一次就放弃……
::能不能**搞完还是未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yewuyi|  楼主 | 2007-7-14 22:32 | 只看该作者

至于说内部RC是为了降低功耗就更是无从说起了……

除非类似430那样搞:用32K的OSC做定时唤醒,唤醒后用内部RC高速运行后休眠


这样搞的好处就是内部RC OSC启动时间很短,避免晶体起振的长时延迟。



否则,降功耗恐怕是无稽之谈……

至于降低EMC,恐怕需要兄弟你提供数据才有说服力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NE5532| | 2007-7-14 22:46 | 只看该作者

EMC能降多少我手里没有准确数据。

不过少了两个能发射的引脚,从道理上讲,是可以说通的,否则现在的扩展51就不会把“关断ALE输出”作为控制EMC的“卖点”了。

至于功耗,主要与频率相关,内建的8M RC跑起来绝对比32k的外部晶体费电,晶体的功耗还要取决于激励功率大小,待实验后再说。

我没有在这里推荐工程使用AVR,也没有反对谁用,作为工程师应该自己思考问题,他人评论只当参考。

AVR的软肋在于外扩总线和中断优先级上。在中断优先级方面我现在看到最好的是东芝900系列,如果AVR能做到这样就好了。

另外据ATMEL传出来的消息说当时设计AVR的时候专门分析了PIC,吸取了里面的经验教训,还有说M8现在在亏本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电子老鹰| | 2007-7-14 23:06 | 只看该作者

哦AVR这么弱?不是流行了好多年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平常人| | 2007-7-14 23:49 | 只看该作者

18楼说的EMC,准确地说应该是EMI

EMC通常是指被干扰,而EMI是指释放干扰。像这种工作频率不高的8位机基本不用考虑EMI,没那么严重。这种说法忽悠的成分比较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16

主题

20007

帖子

23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