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具体点的,超级跟随器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已养成上文所说的“条件反射”习惯的人,看到此图马上意识到要画小信号模型,列方程,求解电压增益和输出阻抗。求解完毕得到表达式AV=XXXXXXXX,RO=XXXXXXX就结束了。很少会思考:相比与普通的跟随器,性能为什么就提高了呢?抛去具体数学表达式,如何从物理过程来解释?这样做提高了性能,给我们什么启发?这个电路有什么缺点?要补偿吗?我们如何进一步改善这个电路性能?。。。。
主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投放到计算上来,就为了得到个表达式RO=xx,而没有思考为什么,是不是买椟还珠?定量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为了设计,假设设计要求RO=100欧姆,难道你会直接令RO=XX=100?再者,单单从RO表达式,是无法判断性能为什么提高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