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文模电书写作方法

[复制链接]
2409|17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3-7-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以BJT和FET为载体的模拟电路发展,只有几十年的短暂历史,所以说模电基本理论方面这个圈子会很窄,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意思,某某写了本什么书、或某某提出某种新技术,基本上没几天整个圈子的人都能知道了。
由于这个原因,想在这个圈子浑水摸鱼、忽悠人,是很难的。反之,若想在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学方面忽悠,是很容易的,“两槐夹井”典故的由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随便翻开某本模电书,其写作内容来源无一例外都是如下图所示:




3,这样搞有个最大的弊端:每一本原著都有个一脉相承的核心主线,像上图这样东拼西凑,势必把原文主线打断,拼凑出个四不像出来。

4,这类书籍的最大特征:从头到尾,充斥篇幅的都是密密麻麻无数个知识点、公式等结论性的东西。而且越是“高水平”的作者,他的书中知识点越多,真是名符其实的“知识点大全”,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的。
再看英文原文,一般开篇教授你几个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后面部分基本上就是用原理解决问题的案例而已。可见,前面部分是理解整本书的关键部分,后面部分只是绿叶。但中文书往往喜欢把人家后面部分案例抄来,前面给仍了,真是买椟还珠。

5,老外写书很厚道、很讲究的,如果某个主题已有著作详细阐述了,则要回避不写或简写,并提醒读者想看这方面的内容应该看哪些书。
相比之下,我们就专门写别人早已论述过的主题,所以现在模电书满天飞,因为写起来太容易了。

6,以上说法的具体例子。
例子数不胜数,几乎随便找本中文模电书都符合以上所述。
例1:《现代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作者姜XX,这本书是把英文《CMOS单元设计基础》及姊妹篇《高等CMOS单元设计》中,版图相关的部分留下,其它部分删除,如此就成书了。
例2:《模拟集成电路与系统》,作者池XX,这本书前面部分抄自斯坦福大学课件,后面ESD部分一字不漏照抄《片上ESD保护》,只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而已,参考文献中故意不给出内容来源。
例3,对于基础性的《模拟电路基础》或模拟电子技术等相关书籍,基本上都是在PE格雷的那本电路原理书的基础上,添加了些“新内容”而已,比如谢加奎的2.7.3节,一看就知道是吉尔伯特在电流模一书中写的原话。此外,这本书很内容来自吉而本的模拟电路设计一书,吉而本是元老了,40多年前就驰名了。
例4,《高频电路》或《通信电路》,所有这方面的书的内容都雷同。内容来源与俄和美所写的两本书。

7,不要怀疑你自己,只要你懂点模电,你也能写书,写书并不神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APPYMONDAY 发表于 2013-7-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写书的人给揭露了,以后人家怎么混?
zhangmangui 发表于 2013-7-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不一定所有的书都是这样写的  
但是想模电  高频  通信这些书籍也许只能参考这样写了
6398 发表于 2013-7-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你也不要太自信,认为董点摸电就可以写书,你这样是会误人子弟地!

评论

问题是写书的人不懂模电。  发表于 2013-7-2 12:59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3-7-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mangui 发表于 2013-7-1 14:10
哈哈  不一定所有的书都是这样写的  
但是想模电  高频  通信这些书籍也许只能参考这样写了 ...


比如说以管子的厄利电压为例,中文书无一例外的都是这样的:



再 看看剑桥的书是这样的:



如上图,人家在叙述完简单的一阶模型后,会告诉读者“真相”--厄利电压是虚拟的东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差别。

可见,模拟电路书并非都要按照一个模式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厄利电压是虚拟的东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很多中文模电书也没有提厄利电压。  发表于 2013-7-1 16:3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503454911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zhangmangui 发表于 2013-7-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3-7-1 14:52
比如说以管子的厄利电压为例,中文书无一例外的都是这样的:

确实该批!
GavinZ 发表于 2013-7-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写书。中国模式遍布各个行业。
6398 发表于 2013-7-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 发表于 2013-7-2 12:59
不只是写书。中国模式遍布各个行业。

是你不懂吧?
lyyyuna 发表于 2013-7-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好英文,看原版书籍。
batsong 发表于 2013-7-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书有点坑,我大学用的高教那个绿色的模电数电书,导致我毕业时都不知道运放还要连接电源的

评论

说说书名、作者、出版社,必能找到该书讲运放使用需要电源的章节。估计是你看得不够认真细致。  发表于 2013-7-2 18:40
6398 发表于 2013-7-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batsong 发表于 2013-7-2 16:19
国内的书有点坑,我大学用的高教那个绿色的模电数电书,导致我毕业时都不知道运放还要连接电源的 ...

哈哈哈哈。。。 你太可爱啦!
xyz549040622 发表于 2013-7-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batsong 发表于 2013-7-2 16:19
国内的书有点坑,我大学用的高教那个绿色的模电数电书,导致我毕业时都不知道运放还要连接电源的 ...

绿色的就是童诗白那本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3-7-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童诗白、康华光和孙肖子等国家一级名师,都是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的,没出过校门。
而目前比较流行的英文模电作者,比如拉扎维、惠艺馨、贝克等,都有N年的工业经验,很多人在贝尔实验室、JPL等干过,切利现在都快80岁了,退休后还任五六个公司的顾问。《OP权威指南》一书作者就不用说了,都是大牛。。

我看了网上30多个名师的自我介绍,都说:什么高级人物苦苦挽留,自己都没答应,毅然回锅,锅外的条件又是如何如何的优越。。。。。。这些人好像用的是一个模板,说的差不多是一样的:lol。。。
maychang 发表于 2013-7-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xyz549040622 发表于 2013-7-2 19:08
绿色的就是童诗白那本了

童诗白第四版

+Vcc和-Vcc标注了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solar2007 发表于 2013-7-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abin0415 发表于 2013-7-2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里学的一些课程,貌似都是理论,离实际太远。
大笨毛 发表于 2013-7-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感觉LZ就算把帖子题目改为 “揭秘中文理工科专业书的写作方法” 也不为过
其他专业术语可对应替换下。。。。

小小电子手 发表于 2013-7-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的不知道要看什么书…新人只看了晶体管设计,有英文版的好书推荐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模电讨论兴趣小组群微信号:xukun977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