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推挽三极管低温工作异常

[复制链接]
5143|24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附件所示的三极管推电路,输入端为2.5V摆幅的方波,图中两个三极管的B极拉电阻均为10K,在常温下测试,电路输出为一25V摆幅的方波信号,但在-10℃时,电路是出便异常了,输出类似一三角波,切幅度也降低到15V左右,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将两个三极管的B极拉电阻修改为100K后,在低温下测试就没有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
      我测试了在10K和100K拉电阻下,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存在不同,10K,下面NPN的B极电压为-5.3V,在100K下位-9V,上面的PNP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变化不大,
      还望各位牛人指点一下,为什么在10K低温下电路工作就异常了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先顶起来!
gx_huang 发表于 2013-9-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这个风格的原理图。
下面的NPN三极管,在没有脉冲时,也有一定的驱动能力。
如果上面的PNP的驱动能力不够,就出现波形异常了。
下面的电阻改大,NPN的驱动能力下降了,所以波形就好了。
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温度有关。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gx_huang 发表于 2013-9-6 17:18
不喜欢这个风格的原理图。
下面的NPN三极管,在没有脉冲时,也有一定的驱动能力。
如果上面的PNP的驱动能力 ...

你说的PNP驱动能力不够时,严格意义上来讲,PNP三极管输出IC电源应该大于NPN吧?PNP的驱动能力也比下管大很多吧?
qzlbwang 发表于 2013-9-6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管的耦合电容无快速放电回路,自然驱动能力就低了。特别是对高速信号而言。

评论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发表于 2013-9-6 17:54
Lgz2006 发表于 2013-9-6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要么外行乱画要么十分讲究,总之会视电路参数而产生变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3-9-6 18:10
这个电路要么外行乱画要么十分讲究,总之会视电路参数而产生变数

输入脉冲宽度2us,间隔50us出现一次,后端接大致1000pF电容负载

评论

2uS负脉冲。Re呢?是成熟电路?  发表于 2013-9-6 18:24
gx_huang 发表于 2013-9-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50US的周期,PNP输入的RC比较大,充电比较快,放电比较慢,电容充满了,PNP的驱动能力就不够了。
负载是有1000P电容,驱动不够,自然不是方波了。
我建议还是正规一些设计,、宁肯多几个三极管,保证可靠导通和截止。
类似MOS管的驱动电路。
elec921 发表于 2013-9-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是  “推挽” 吗?

是不是应该用射极来输出?
李冬发 发表于 2013-9-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上下二管不互换一下啊?!
互换后,去掉那一堆电容。
第四维思想 发表于 2013-9-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看起来很别扭啊,不过三极管的电位是在抬高后实现放大的,可能温度影响了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6 18:15
输入脉冲宽度2us,间隔50us出现一次,后端接大致1000pF电容负载

此电路是国外一家公司的推荐电路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维思想 发表于 2013-9-7 14:51
这个图看起来很别扭啊,不过三极管的电位是在抬高后实现放大的,可能温度影响了 ...

从BC847BVN的技术手册上来看,最大的可疑点是温度下降后VBE上升
鸟鸟 发表于 2013-9-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1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测试发现,在10K电阻下,下面的NPN三极管的VBE有5V左右,我想问问三极管的VBE电压在导通后是否一致是0.7V呢?什么时候会超过这个电压差呢?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1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qzlbwang 发表于 2013-9-6 17:41
上管的耦合电容无快速放电回路,自然驱动能力就低了。特别是对高速信号而言。 ...

还请大神能再讲明白一点吗?我原理这方面比较差!
Lgz2006 发表于 2013-9-1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重新检查核实电路及参数(粗看有不尽合理之处,很难想象一家跨国公司给你提供一个手抄图)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1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3-9-10 10:56
建议楼主重新检查核实电路及参数(粗看有不尽合理之处,很难想象一家跨国公司给你提供一个手抄图) ...

这个图是我手绘的,原图在我电脑上,上网就没法用本地电脑的所有文件,所以我只能手绘,原图就是这样的,只是 有一点我们画出来,就是电路输出连接了一0.1uF的耦合电容给后端其他电路。
这个电脑的确是美国Kodak公司给的推荐电路

评论

不怀疑美国Kodak做错了,而是怀疑中国Iczhoujp手工画错了!!!拍照原图  发表于 2013-9-10 11:15
qzlbwang 发表于 2013-9-1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10 10:37
还请大神能再讲明白一点吗?我原理这方面比较差!

输入低电平时,+16V经过发射结对电容充电。这个回路阻抗很小。输入高电平时,电容经电阻对+16V放电,这个回路阻抗较大。放电电流很小。而放电电流小的话,下次的充电电流也限定了。造成基极电流的驱动不足。
 楼主|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lczhoujq 发表于 2013-9-10 11:11
这个图是我手绘的,原图在我电脑上,上网就没法用本地电脑的所有文件,所以我只能手绘,原图就是这样的, ...


上面5楼提及到得上面三极管耦合电容后没有快速放电通道是什么意思哦?

评论

你提供个准确图,5楼会给你更好解释  发表于 2013-9-10 11: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主题

363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