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 射极跟随器输出负载加重导致波形失真

[复制链接]
10177|39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6-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ousongjiang 于 2014-6-30 11:52 编辑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这个电路仿真出现底部失真,《晶体管电路设计》一书中讲到这是被发射极空载电流所制约的缘故。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样,9.7mA不是直流的吗?为什么有加在Re和Rl的并联上呢?9.7mA*340ohm是怎么来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6-3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Lgz2006 发表于 2014-6-3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铃木
那不该叫“空载电流”,就叫(静态)射极直流工作电流Ie
正是它,提供了“底部”电流的数值9.7mA
从射极出来,这个交流是不是要兵分两路?所以就要考虑680//680电阻

放弃铃木,扔掉仿真!否则你永远也不会懂的

评论

放弃铃木,扔掉仿真!你还不如说捡起来 Lgz2006  发表于 2014-7-1 07:01
maychang 发表于 2014-6-3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铃木的书,入门可以,提高不行。
要想提高,退回去,退到欧姆定律那里,重新开始。
这是我说过多次的。
PowerAnts 发表于 2014-6-3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的这类书真的只适合爱好者,原田耕介的开关电源书,我扫了一眼目录就觉得没看头,挑了部份章节大致看了一下,也看不下去,这本书上花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移到专门收藏古董书的文件夹了。

评论

同意对原田耕介那书的评价  发表于 2014-6-30 13:36
PowerAnts 发表于 2014-6-30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werAnts 于 2014-6-30 13:37 编辑

相反,米帝的译本就很有看头。(E文差,不能读原著)
zyj9490 发表于 2014-6-30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楼主还是没搞清楚底部怎么来的,产生原因,说白了E极电位不能跟随基极的变化,也就是说VBE反偏了。
戈卫东 发表于 2014-6-3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书上给业余电子爱好者看的,专业的电工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课本搞定。。。。。
lixu5233 发表于 2014-6-3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4-6-30 12:19
铃木的书,入门可以,提高不行。
要想提高,退回去,退到欧姆定律那里,重新开始。
这是我说过多次的。 ...

老师你好 ,冷不冷介绍一本比较经典的模拟电路书籍,我在学校学过模电,但是想提高技术,所以想买本书看看,谢谢了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4-6-30 14:30
可能楼主还是没搞清楚底部怎么来的,产生原因,说白了E极电位不能跟随基极的变化,也就是说VBE反偏了。 ...

能否说的稍微具体一些?谢谢了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4-6-30 12:10
又是铃木
那不该叫“空载电流”,就叫(静态)射极直流工作电流Ie
正是它,提供了“底部”电流的数值9.7mA

交流是兵分两路,但那个直流的9.7mA不是只经过Re吗?后面还一个电容了。。

评论

2菜给你重复仿真了,你理解了?  发表于 2014-7-1 11:34
是啊,你是“交流触底”的  发表于 2014-7-1 11:27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4-6-30 12:10
又是铃木
那不该叫“空载电流”,就叫(静态)射极直流工作电流Ie
正是它,提供了“底部”电流的数值9.7mA

交流是兵分两路,但那个9.7mA的电流是直流电流啊,不是只经过Re吗?后面还有一个电容了。。
春天里的剪刀菜 发表于 2014-7-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射随器输出底部削波失真,主要是工作点设置不合适,另外输入信号幅度太大了。
据计算,所给射随器输出电压幅度极限值为5V,折合有效值3.54V,楼主给4V,明显超了。
根据输出范围最大要求,Rb2不变,Rb1应为3.54k,输入5V幅度的信号,输出达到5V,而且刚好还没有失真,THD=0.68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4-6-30 12:10
又是铃木
那不该叫“空载电流”,就叫(静态)射极直流工作电流Ie
正是它,提供了“底部”电流的数值9.7mA

交流触底 什么意思?
Lgz2006 发表于 2014-7-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我省略说话了。意指“负向峰顶到头了,削去了本该更大一些的部分”
下为底上为顶,就这个意思
触底,就是到了不能再低的底了
maychang 发表于 2014-7-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1:33
交流触底 什么意思?

“交流触底”,意思是输出负向切峰(切底)。
maychang 发表于 2014-7-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lixu5233 发表于 2014-6-30 22:53
老师你好 ,冷不冷介绍一本比较经典的模拟电路书籍,我在学校学过模电,但是想提高技术,所以想买本书看 ...

难。
现在不大敢推荐了,市上实在没有很好的版本。
目前课程内容划分得不很合适。
所以,还是工作中遇到问题,找相关书籍来看,可能比较好。
gx_huang 发表于 2014-7-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招聘时,就出类似这个题目,没有一个人会做。
好失望,当时想,会做这一题的学生,立即签约。
 楼主|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里的剪刀菜 发表于 2014-7-1 11:26
射随器输出底部削波失真,主要是工作点设置不合适,另外输入信号幅度太大了。
据计算,所给射随器输出电压 ...

所给射随器输出电压幅度极限值为5V,这是怎么计算的?

评论

老六,倒是你懂,那你为什么不摆出一个准确的计算式来?  发表于 2014-7-2 15:31
他是个2把刀白菜,不懂的  发表于 2014-7-1 12:38
春天里的剪刀菜 发表于 2014-7-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天里的剪刀菜 于 2014-7-2 07:05 编辑
zhousongjiang 发表于 2014-7-1 12:33
所给射随器输出电压幅度极限值为5V,这是怎么计算的?

射随器临界工作点Uce(cr)=Ucc/(2+Re/RL)
输出电压幅度极限值Uom(max)=Ucc/(2+Re/RL)=15V/(2+680/680)=15V/3=5V
参见***《模拟电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3楼已知Rb2计算Rb1的过程比较复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

主题

46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