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一点的耗散功率超标,就可能导致晶体管结温过高而不可逆损坏。电阻之类的无源元件没有这个顾虑,它们的过载能力比有源器件高的多,所以从可靠性角度来说,宁可把多余功率耗散在电阻上,而不要消耗在管子上。<br /><br />另外,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都是很小的,多用元器件、增加成本,就是为了减小本来就不大的电流,没有必要。从继电器线圈寿命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继电器的电气寿命都在10万次以上,没等线圈因为长期通电老化呢,触点首先就不行了,何必操心这个寿命呢。<br /><br />如果真的需要长期通电,并减小电流消耗、增加寿命,继电器厂商早就替用户想好了解决方案:用磁保持继电器。这种继电器只有在接触和释放的时候,需要给线圈通一个脉冲电流,其他时候就不需要了,这同时解决了线圈耗电和线圈寿命问题。<br /><br />所以,串联电阻这种办法想解决线圈耗电和线圈寿命,是没有必要的。它只能徒然增加成本,并降低可靠性(元件多了,可靠性必然降低;另外采用这种电路将大大降低衔铁吸合力。对保证可靠性也不利)。
|